安徽淮南:光伏水上漂 “沉陷區”變“風景區”-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12/05 16:00:47
來源:新華網

安徽淮南:光伏水上漂 “沉陷區”變“風景區”

字體:

  走進淮南市丁集礦採煤沉陷區156.8兆瓦光伏電站項目,一排排光伏板連成片,正源源不斷地汲取能源,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該項目位於淮南市鳳&縣,是該市單體容量最大的“光伏+採煤沉陷區治理”示範項目。

項目現場

  淮能電力鳳&丁集礦採煤沉陷區一期光伏電站項目於去年12月建成投産,工程裝機容量200MW,共有61個漂浮方陣、49&箱式變壓器、490&組串式逆變器、37萬塊光伏組件。依據塌陷區水域地形特點,創新採用了“浮體+桿件”形式的漂浮系統,形成高強度柔性漂浮陣列,並採用最新的組件及逆變器技術,同步建設1座220kV升壓站。

  “‘光伏+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有效修復了沉陷區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同時為沉陷區水域資源高效利用創造了條件。自建成以來,累計發電2.94億度,總營業收入達8459.8萬元,相當於節約標準煤約8.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8萬噸。”淮能州來(鳳&)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尹俊介紹,該綜合治理方案不僅解決了採煤沉陷區水土流失問題,還推動地貌形態由“沉陷區”變為“風景區”。

項目現場

  據了解,該項目預計運行壽命25年,全部上網電量約55.3億度,全壽命周期內相當於節約標準煤約164.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28.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3.9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1.2萬噸,同時減少大量煙塵排放,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能源結構轉型具有積極作用。

  目前,淮南市已開發採煤沉陷區水面約2.3萬畝,先後建成鳳&顧橋陽光電源、潘集三峽新能源等一批水面漂浮光伏項目。丁集光伏二期項目也於今年11月中旬開工。

  尹俊&&,借助“光伏+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這一新的改造模式,充分發揮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形成的資源優勢。同時,結合農業和生態治理等,大力培育“光伏+”優勢産業,帶動當地就業,對改善農民生活和鄉村振興具有積極意義,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尹琪)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