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非遺“活化”顯特色 文旅融合促傳承-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10/27 15:38:31
來源:績溪縣文旅局

績溪:非遺“活化”顯特色 文旅融合促傳承

字體:

  近年來,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立足地域特色,深挖傳承寶貴非遺,賡續延拓歷史文脈,有效探索“非遺+旅游”創新融合發展新路徑,助力文旅業態、空間、産業迭代升級。

  特色性融合 為活化添彩

  走進位於城區中心的糸巷非遺街區,裝修古樸的店舖鱗次櫛比,非遺文創展品琳瑯滿目。這裡是展現績溪古今同輝、文旅融合的“城市街區窗口”,也是外地游客的熱門“打卡地”。

  選竹、刮青、破竹、拉絲、挑蔑、編織,竹篾在指間迅速翻飛成型,變成一件件精美別致的竹製品。在湖村竹編店舖,非遺傳承人一番熟練的操作吸引眾多游客觀賞。

  街區集多種業態於一體,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現有徽州三雕、湖村竹編、徽墨製作技藝等9項非遺項目在此“安家”。此外,店舖在保留展示銷售的基礎上設置體驗區,讓游客在“非遺實踐空間”體驗“手作之美”,“徽之源”的文化底蘊變得更為鮮活具體。

  菜單式服務 為“景”上添花

  在績溪各大景區,與非遺“不期而遇”成為一種新時尚。國慶期間,龍川景區推出徽劇沉浸式打卡點、徽墨製作技藝和“澄心堂”宣紙體驗式展示點。

  據了解,績溪縣創新開展非遺進景區“菜單式”服務模式,將非遺有機融入民俗表演、技藝特展、實地研習中。截至目前,已完成非遺進景區演出30余場。

非遺項目“菜單式服務”走進國家5A級景區龍川 (許毅為 攝)

  同時,該縣有效銜接非遺活化利用與民宿産業,將端午錦袋、制茶技藝等“小而精”的非遺項目融入民宿生活場景,不僅為游客提供了高品質、多元化的旅游體驗,也進一步豐富民宿文化內涵。

  數字化傳播 為傳承“添翼”

  近期,“感知中國·走進績溪”——國際留學生文化交流體驗活動成功舉辦,來自25個國家的留學生們走進績溪縣數字化非遺展示中心,感悟徽文化的形成、活化機理。

  該展示中心是宣城市首家以數字化為主要呈現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專題館,陳列涉及非遺展品100余件。此外,特別設置的DIY區和大師手工展示區更增加了展館的體驗感和融入性。

  為進一步豐富非遺保護傳承、活化利用的方法途徑,近年來,績溪實施非遺數據庫、績溪非遺數字化影像建設工程;建成績溪民歌民謠部落,挖掘整理、製作完成原生態民歌26首,民謠40余篇(首);以數字化呈現方式創成國家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傳承(展示)點。

  未來,績溪將持續踐行“文化興縣”戰略,圍繞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持續創新文化傳承傳播方式、創新打造文化品牌,推動文旅産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汪秀雲 湯娜)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