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老面孔”變身城市“新地標”-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10/05 08:57:36
來源:安徽日報

工業“老面孔”變身城市“新地標”

字體:

  近日,蚌埠市蚌山區緯一社區居民吳沫同往常一樣,帶着孩子來到家門口的圖書館,暢享周末閱讀時光。

  “這裡是新建的蚌山區圖書館,每到節假日,附近大人小孩都搶着來。”吳沫告訴記者。一走進蚌山區圖書館大門,入目皆是紅磚墻,滿滿的年代感撲面而來。這座利用寶興麵粉廠老廠房建成的圖書館,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寶興麵粉廠始建於1928年,見證了蚌埠90多年來的工業變遷史,是蚌埠工業文化的一張名片。”蚌埠市住建局城建科負責人朱思猛告訴記者。

  為了保護工業遺産,傳承城市文脈,蚌埠市在保留老建築原有形態、結構和工業痕跡的同時融入現代元素,利用麵粉廠廠房建設蚌山區圖書館,並啟動麵粉廠閣樓平移修復工程,聚力打造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閒體驗等於一體的文旅新地標。

  “蚌埠是老工業基地城市,有不少工業遺存。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我們堅持保護性利用,通過功能更新、設施提升等措施,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活化利用和活態傳承形式,激發歷史文化遺存的內在活力與時代風采。”朱思猛説。

  在蚌山區圖書館內,記者看到兒童閱讀、多功能廳、成人閱讀、休閒展示等區域劃分明顯,數字裝飾、展覽長廊等場景布設訴説着蚌埠的碼頭文化、鐵路文化和工業文化。“帶孩子來這裡不僅可以徜徉書海,還可以了解蚌埠的歷史。”吳沫告訴記者。

  5月,經過平移修復後的寶興麵粉廠閣樓正式開放,在展陳廳用現代工藝串起了蚌埠的“五大機”“津浦大塘”等歷史脈絡,實現古典與現代的交融。“閣樓對外開放後,吸引很多老蚌埠人來這裡追憶崢嶸歲月。”朱思猛説,老工廠變身為新地標,不僅提升了片區城市功能品質,也與蚌埠“靚淮河”工程、淮河路特色街區串聯起來,形成淮河岸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記者 孫言梅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