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黃山”,奏響“天柱樂章”-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9/24 14:59:15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安徽頻道

擁抱“大黃山”,奏響“天柱樂章”

字體:

  新華社客戶端合肥9月24日電(徐栩)峽谷漂流、高山滑雪、文化研學、久養天柱,文旅業態雲集;

  山谷流泉吟詩作賦、天柱群峰地質探秘、煉丹湖畔山盟海誓,遇見綿延不絕的天柱文化;

  美文美景美食“美美與共”,富硒富鋅富氧“共同富裕”,森呼吸森睡眠森運動“三生有幸”;

  東西互動、山城聯動、日游夜宿,從“一山”到“全域”。

  雲霧繚繞下的天柱峰。新華社客戶端發(天柱山風景區供圖)

  2023年以來,安徽省天柱山風景區搶抓“大黃山”建設國際化機遇,集聚産業抓項目,創新産品抓市場,緊扣發展抓改革,推進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建設,謀劃全域發展,打造“皖源仙境,詩畫天柱”IP,做大做強“煙雨大黃山,心靈休憩地”之天柱山板塊,奏響“大黃山”舞&上的“天柱樂章”。

  聚焦“大黃山”,擔當“擎天一柱”

  “大黃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安徽打造的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是一個聯動了黃山、宣城、池州、安慶4市28個縣(市、區)的跨區域整體聯動發展的“超級IP”。這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皖南地區山水、人文、生態的獨特優勢,着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重大決策,是安徽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

  作為“大黃山”的重要組成部分,雄踞皖西南的古南嶽天柱山與黃山、九華山並稱為安徽“三大名山”。天柱山如何積極融入“大黃山”戰略,順勢而為、順風出海,是潛山市委常委、天柱山風景區管委會副主任舒寒冰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

  “古人云,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如果説大黃山是一片天,天柱山就是皖西南‘擎天一柱’;大黃山是一片地,天柱山就是一個皖西南地理坐標。”舒寒冰説,“堅持區域協同,強化國際視野,對照國際標準,加快國際化步伐,形成引領區域旅游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核,是天柱山參與並貢獻‘大黃山’的機遇所在、使命所在、關鍵所在。”

  舒寒冰介紹,為強力推進“大黃山”建設,天柱山風景區積極參與協同打造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在推進傳統山嶽觀光旅游轉型升級同時大力發展研學與康養兩大新興産業,成立項目、營銷與改革三個專班,堅持文化、生態、科技、金融四個賦能,形成大資源、大融資、大項目、大産品、大市場五大閉環,從一山走向全域,從一隅走向世界。

  天柱村萬山民宿集群。新華社客戶端發(天柱山風景區供圖 金健 攝)

  今年5月底,大黃山景區高質量發展聯盟成立,天柱山風景區管委會是發起單位之一。“天柱山將與各景區同下一盤棋做好一桌菜,協同推進,抱團出海,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優勢産業集群,最終做大做強‘大黃山’板塊經濟。”舒寒冰如是説。

  深耕大市場,打造“詩畫天柱”

  “天柱山又名皖山,所在地潛山市一帶是春秋時古皖國封地,安徽簡稱‘皖’由此而來,以天柱山為核心方圓數&&,風光雄奇靈秀,文化高古厚重,是安徽之源。文化是旅游的魂,堅持文化立山、文化興山,深度萃取天柱山獨有的文化價值,放大‘文化+自然’的傳播效果,用心用情打造‘皖源仙境,詩畫天柱’IP,這是天柱山人的責任。”舒寒冰説。

  游客在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游玩拍照。新華社客戶端發(天柱山風景區供圖)

  天柱山風景區深化文化賦能,聚力挖掘詩詞、石刻、地質等文化元素,舉辦天柱山山盟海誓婚旅文化節、天柱國際詩會、中俄文化交流活動,不斷創意文化表達、完善消費觸達,用好“詩畫天柱”流量密碼,提升景區核心競爭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天柱山風景區打出“大宣傳、大營銷、大推介”組合拳。天柱山風景區宣傳信息中心主任許一川介紹,景區多維度發力文旅宣傳,拓展新渠道,主攻新媒體,《千年回眸王安石》《星星的故鄉白雲的家》《天柱吟》等系列視頻在新媒體&&總播放量超2億次,在聚合聲量中提升天柱品牌識別度。

  同時,旅游推介走進長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區等重點城市,高頻次開展“相約安徽 向春而行”“十城百社千人探天柱”“天柱驕子月”“看亞運 游天柱”等活動,邀請國際旅行商進行考察踩線,激活潛在消費者。

  持續不斷的營銷勢能最終轉換為消費動能,實現有效拓客。2023年,天柱山風景區全年接待游客258萬人次,同比增長135%,其中主峰景區接待游客70.6萬人次,同比增長68%;旅游公司營收2.2億元,同比增長103%,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做強大&&,發力“文旅登高”

  秋分時節,沿着天柱山一號環山公路,穿過天龍隧道,來到天柱山後山,漫山蔥蘢,碧空如洗,一排索道支架聳立在山谷中,全長3.2公里的龍潭河索道主體工程即將完工,總投資7億元的龍潭河景區系列工程接近尾聲。

  “龍潭河索道預計今年底運營,屆時將與前山大龍窩索道構成閉環游覽線路,東西互動、環山繞水的大天柱山旅游格局形成,景區容量擴大一倍以上,將極大帶動環天柱山區域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安徽天柱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義鵬介紹。

  開發建設中的龍潭河景區。新華社客戶端發(天柱山風景區供圖 楊賢林 攝)

  建設天龍隧道、龍潭河索道、環天柱山旅游公路,優化提升皖水、潛水兩岸旅游公路,暢通大天柱山旅游交通循環。這是天柱山風景區抓項目帶産業,山城聯動提速大發展的一個縮影。

  項目是今天的投資,明天的産業。“風景區管委會堅持項目為王,持續強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意識,實施黨委班子成員牽頭抓項目的專班工作機制,全周期助推項目建設加速跑。”舒寒冰説,“2023年天柱山文旅完成投資3.8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20億元。年度目標任務的跨越,一是基於對大黃山機遇的判斷,二是得益於投融資&&的創新。”

  去年以來,潛山市實施“文旅登高”行動,整合天柱山旅游發展公司、舒州鄉村振興公司、遠方森林公司三家國有企業,組建天柱山文旅集團,統籌開發全市文、旅、鄉、林資源,聚焦文旅産業延鏈補鏈強鏈,啟動龍潭河景區、環天柱山鄉村旅游度假區、天柱山入口片區、皖水流域綜合開發、和美舒州、天寧寨-龍井巷歷史文化街區等系列重大項目,續建、新建和計劃開工項目共34個,總投資額超100億元,以天柱山為龍頭、輻射全市17家3A級以上景區和58個景點的“大天柱山”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加速形成。

  環天柱山鄉村旅游度假區。新華社客戶端發(天柱山風景區供圖 楊賢林 攝)

  推進大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一代又一代天柱山人迎難而上,爬坡過坎,抒寫山水情懷,推動天柱山旅游持續發展,富民惠民效應日益顯現。“但與天柱山豐富的文旅資源相比,我們的文旅産業不強、鏈條不長、規模不大、業態不新,仍處在‘門索經濟’為主的産業層次,複合型文旅人才缺乏。”舒寒冰坦言,深挖問題根源,暴露的是思想觀念滯後和機制體制僵化。

  對症下藥,天柱山風景區堅持思想破冰、改革破題,深化機制體制改革,高位推進隊伍建設,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發展活力。

  天柱山管委會牽頭,整合全系統力量,組建項目、營銷、改革三個工作專班,三分之一人員抓項目,三分之一人員抓市場,三分之一人員抓管理與服務,形成景區上下齊心抓發展的業績導向。

  公司層面,重塑體制機制,選賢任能,實行薪酬、績效改革,完善內控制度;發揮文旅集團投融資&&作用,整合市域優質文旅資源,擴大集團資産包,切實增強項目融資能力。實施“賽場競馬”為主、憑本事和業績説話的選人用人機制,30多名優秀人才走上管理崗位,讓能幹事者有機會,幹成事者有舞&。

  “改革催生活力,激發潛在效能。一個個項目的接踵落地,見證的是天柱山發展的強勁動力。2024年,天柱山風景區力爭實現接待游客300萬人次,進入主峰景區90萬人。‘大黃山’格局下,我們有信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向世界講好天柱山故事,展現歷久彌新的天柱山符號。”舒寒冰説。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