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崛起“汽車之城”-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8/07 09:05:00
來源:安徽日報

皖江崛起“汽車之城”

字體:

  即將出口海外的奇瑞汽車整齊地停放在蕪湖港朱家橋港區國際集裝箱碼頭的貨場上。(資料圖片)本報通訊員 肖本祥 攝

  8月5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390.917億美元營業收入榮登榜單,位列第385,這標誌着安徽車企首次進入世界500強。

  奇瑞是蕪湖市自主培育的汽車製造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近年來,奇瑞汽車的強勢表現,不斷提升蕪湖打造世界著名汽車城的産業能級。

  該市圍繞汽車首位産業,加速産業集聚、能級提升,産業活力不斷迸發,産業動力加速釋放。

  今年上半年,蕪湖市汽車銷量111.1萬輛,增長47.6%,佔全省比重53.9%。汽車全産業營收突破2500億元,增長44.2%,再創歷史新高。預計到2027年,産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從而扛起安徽汽車産業版圖“半壁江山”。

  龍頭起飛,産業鏈“共舞”

  盛夏的江城,驕陽似火,同樣火熱的是“汽車之城”強勁的生産動能。

  在位於蕪湖經開區的奇瑞智造一工廠,生産線上一片繁忙,一台&新車下線。

  “全廠共配備660多&機械臂,焊裝車間自動化率達到97%。”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得益於高度自動化,每分鐘就能下線一輛汽車。

  在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奇瑞可謂“一騎絕塵”。2023年,奇瑞汽車銷量迅猛增長,年銷量188.1萬輛,同比增長52.6%。其中,出口汽車90多萬輛,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今年上半年,奇瑞依然保持高增長態勢。1月至6月實現銷量110萬輛,同比增長48.4%,首次半年度銷量突破百萬輛,再創歷史新高。

  汽車産業是蕪湖乃至安徽省的首位産業,奇瑞集團是首位産業中的首席企業。在首席企業的帶動下,蕪湖汽車産業正加快騰飛。今年上半年,蕪湖市汽車銷量111.1萬輛、增長47.6%,佔全省比重53.9%。汽車全産業營收突破2500億元,增長44.2%,再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蕪湖市狠抓首位産業發展,形成以奇瑞為“鏈主”的世界級汽車産業集群,已集聚汽車及零部件産業鏈上下游企業2000多家,形成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位一體”的汽車産業新經濟生態。目前,該市汽車産業規上企業達907家,其中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企業分別為11家、677家、219家。

  龍頭起飛,帶動了整個汽車産業鏈“共舞”。

  蕪湖世特瑞轉向系統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轉向器生産企業,因産品升級換代滯後,一度陷入窘境,年銷量只有2000萬元。2021年,企業全面轉向電動轉向器研發,産品提質升級,成功進入奇瑞産業鏈,銷量迎來爆發式增長。

  “2022年,我們銷量突破2億元,2023年銷量達到4.5億元,今年有望突破10億元。” 世特瑞公司總經理來忠告訴記者,企業為奇瑞多個車型配套,目前工廠處於滿負荷生産狀態,日産産品2500套。在“龍頭”帶動下,企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在奇瑞生態系統中,像世特瑞這樣的配套企業有上萬家。

  皖江之畔,一座高能級“汽車城”正在崛起。蕪湖市汽車産業生態建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該市全方位支持奇瑞這一龍頭企業發展,加快蕪湖汽車製造新基地建設,加速産能釋放。同時,積極招引更多汽車領域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完善蕪湖汽車産業鏈,持續推動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位一體”發展,構建汽車産業新經濟生態,努力把蕪湖打造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

  乘勢而上,競速新能源

  當前,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日益成為汽車産業發展新趨勢。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31.6%,預計2024年將接近40%。

  然而,在很多人看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奇瑞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雖然較早布局新能源汽車,但在銷量上一直不溫不火。數據顯示,2023年,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2.8萬輛。

  在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看來,奇瑞加碼新能源汽車並不算遲,而是正當其時。

  “去年,我們想把油車做紮實,因為這塊效益確實還不錯,尤其是國際市場對油車的需求量比較大。至於電動車,我們之前是虧損在做,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但今年基本可以實現收支平衡,甚至開始盈利,所以要重點發力。”尹同躍&&。

  過去,奇瑞研發人員有一兩千人,現在擁有2萬人,強大的人才和技術支撐,是奇瑞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底氣。

  事實上,奇瑞正在加速新能源轉型。在鞏固擴大燃油車優勢的同時,與華為等龍頭企業深化合作,加快發展純電、混動、增程等新能源汽車。

  奇瑞未來將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穩固以燃油車為主的國外市場,同時順應國內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重點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發力,今年計劃推出的新車型,絕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車。

  今年以來,奇瑞新能源汽車乘勢而上,接連推出星紀元ET、iCAR03、新款智界S7等多款重磅車型,全力競速新能源賽道,培育發展新優勢。1月至6月,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18.1萬輛,同比增長1.8倍。

  “以捷途為例,1月至6月銷量223555輛,同比增長98.9%。預計銷量今年突破60萬台,明年達100萬台。”尹同躍説。

  抓住趨勢,提升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燃油車同樣是車,卻完全是兩個賽道。

  “一輛燃油車有20000多個零部件,而一輛電動汽車只有4000多個零部件,很多零部件並不通用,比如電動汽車靠電機驅動,沒有變速器,底盤系統差異也很大,但是電子元器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蕪湖市汽車産業生態建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蕪湖在燃油汽車儲備技術上非常成熟,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産業鏈有待進一步健全。與合肥相比,蕪湖現在只有一家電池供應商,主驅電機企業也只有一家,産量只有合肥的十分之一。

  蕪湖市汽車産業生態建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蕪湖市汽車産業將繼續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加快推動新能源爆款車型上市,有效壯大産業整體規模,加速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創新資源集聚,形成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當前蕪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本地採購率達到63.5%,距離上海、合肥等城市仍有一定差距,還需要進一步強鏈補鏈。

  下一步,蕪湖市將錨定車規級芯片、自動駕駛技術突破等關鍵環節,加快招引中信科智聯、希迪智駕等一批行業領先企業,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

  蕪湖市還印發了《蕪湖市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産業2024年招引工作推進方案》,引導各載體立足産業優勢條件,集中力量招引與其條件相匹配的零部件企業,實現區域錯位發展。

  該市主要領導帶隊赴法、德招引項目,推動馬瑞利等一批知名企業落地。圍繞打造世界著名汽車城目標,赴長三角等發達地區招引項目,推動麥格納、蘇州匯川、舍弗勒、寧波拓普等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落戶。目前,馬瑞利車燈生産線技術改造項目、佛瑞亞高端汽車座椅項目已開工建設,本特勒年産100萬套熱成型關鍵零部件項目已投産。

  今年上半年,蕪湖市汽車産業累計簽約、開工、投産項目225個,項目總投資額992.11億元,排名分別為全省第一、第二。其中,簽約項目107個,總投資額456.35億元,排名均為全省第一,汽車産業規上企業從去年的814家增加到907家。

  來忠告訴記者,當前車企競爭日趨激烈,整個行業進入微利時代,企業所能做的就是抓住趨勢,加快智能化、電動化轉型,建設智能化工廠,降低人工成本,加快生産方式變革。

  蕪湖延鋒雲鶴汽車座椅有限公司為奇瑞配套汽車座椅,隨着奇瑞出貨量增加,企業的産品也實現爆發式增長。去年銷量突破50萬台,今年有望突破70萬台。“隨着奇瑞加速轉型,我們也在積極轉向新能源汽車,電車對座椅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舒適性、科技感。”公司總經理王文岳説,企業正加快轉向新能源汽車,已經上馬了兩條電動汽車座椅生産線,加快生産線的智能化改造。

  作為蕪湖打造世界著名汽車城的核心區,蕪湖經開區近年來依託奇瑞、華為兩大産業鏈,持續擴充完善核心零部件産業集群,圍繞“三智”“三電”、車規級芯片等領域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産,經開區在城北、城東、江北沈巷三大片區規劃建設汽車電子、動力電池、車載顯示、車規級芯片等十大零部件産業園,賦能汽車産業蓬勃發展。(記者 范克龍)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