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郎溪縣民政局堅持以基本民生保障為根本,以社會救助改革、社會福利完善、社會事務有序、社會組織多元參與為重要抓手,持續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堅決築牢全縣社會發展根基。
聚焦精準增效 確保兜底保障更加安心
提高保障標準,在擴圍增效、兜牢底線上持續發力。建立以低保提標為基準,困境兒童關愛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救助保障與低保挂鉤的同步增長、梯度合理的兜底保障機制。分別提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至780元每月每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至755元每月每人,城市特困人員供養基本生活保障至1295元每月每人,農村特困人員供養基本生活保障至982元每月每人。
加強城鄉低保、特困的動態調整,做到應保盡保。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優化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和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常態化開展監測預警。
健全臨時救助機制,解決城鄉居民的突發性、緊迫性生活困難。取消臨時救助戶籍地、居住地和申請人身份限制,實行分類分檔救助,探索在急難發生地申請臨時救助,由急難發生地審核併發放臨時救助金。開闢“快速救助綠色通道”,採取“先行救助、後補手續”的辦法,全面實現急難情形24小時救助。截至6月,全縣累計臨時救助600人次,123.35萬元。
完善村(社區)“救急難”互助體系,提升社會救助綜合保障能力。全縣96個村全部建成備案制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
聚焦品質普惠 推動養老扶幼更加舒心
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養老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全面部署全縣養老服務設施國土空間規劃資料收集分析工作;制發《關於開展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補助對象的範圍、標準等,切實解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壓力。
提升家庭養老服務功能,優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2024年,通過公開招標居家養老專業化隊伍上門服務項目的方式,引進江蘇省三家養老企業,對全縣9鎮3街道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實現全覆蓋;開展2024年45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構建功能完善、規模適度、服務提升的老年助餐格局;啟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建設1個。
加快推進長三角康養項目建設。圍繞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確的建設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項目,結合郎溪縣康養村、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積極謀劃康養村、康養社區建設。啟動首批康養村(濤城鎮慶豐村)建設規劃設計,慶豐村“幸福大院”康養項目已完成平面設計;主動與上海市長寧區民政局對接,簽訂了《養老服務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安徽頤和安心園康養中心一級綜合醫院項目已建成運營,開展中醫理療、康復、內外科等醫療服務。
建立健全兒童基本關愛服務清單。升級全縣兒童主任走訪制度,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工作,落實各項關愛工作機制,實施主動發現、精準識別、需求評估、多元服務“四位一體”全過程保障,加強困境兒童動態監測、留守兒童家庭監護狀況評估核查。
聚焦惠民利民 實現專項事務更加貼心
深入構建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格局。印發《關於開展全縣社會組織評選評獎和收費行為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關於印發社會組織違規評選評獎清理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等文件,通知各業務主管單位及時指導所主管的社會組織開展自查。
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全面清理“僵屍型”社會組織,2024年上半年,共有18家“僵屍型”社會組織完成整改得到激活,6家“僵屍型”社會組織完成登出登記。
規範開展婚姻登記服務。進一步深化婚姻登記領域“放管服”改革,提升婚姻登記管理服務水平,切實為民辦實事;推進市級婚俗改革試驗區建設,有序推進婚姻登記處及戶外頒證點,打造婚俗文化宣傳陣地。(相鑫 王邦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