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文旅“融”起來 市場“熱”起來-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7/11 17:02:31
來源:新華網

淮北:文旅“融”起來 市場“熱”起來

字體:

  盛夏時節的淮北,與天氣一樣火熱的還有快速升溫的旅游市場。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裏觀眾絡繹不絕、百蓮百荷風景區的荷花搖曳生姿、濉溪古城的夜晚燈火璀璨……這座城市正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資源優勢,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打卡。

  以點串線 推動紅色旅游新發展

  走進淮北濉溪古城石板街,有一處青磚黛瓦的小院格外引人注目,這裡曾是新四軍第四師的師部駐地,裏面展出的馬燈、粗瓷碗、電報機……將觀眾的思緒帶入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

  “隨着紅色旅游的持續升溫,淮北市多維度深挖紅色文化資源,以點串線,定制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積極探索紅色文化産業和旅游業的融合發展之路。”淮北市文化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小李莊紀念館 王士龍 攝

  其中,淮北市精心打造的紅色旅游專線以“淮海戰役”為核心,串聯了包括淮海戰役雙堆烈士陵園、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臨渙文昌宮紀念館、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小李莊紀念館等在內的多個紅色旅游景區,在傳承革命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以點帶面 描繪生態修復新畫卷

  夏日的淮北市杜集區百蓮百荷風景區,荷花競相綻放,於碧波之上搖曳生姿,美不勝收。一池荷香一湖景,吸引着八方游客紛至沓來。

  

  百蓮百荷風景區 王文 攝

  這裡,曾是淮北的採煤沉陷區,也是城市發展的痛點所在。2021年,在“深改湖,淺造田,不深不淺種藕蓮”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原則下,淮北成立專業公司對該區域實施綜合治理。

  “景區以發展荷花蓮花育種與種植為基礎,打造蓮藕加工産品及荷花文創産品、科普研學教育,植入餐飲、營地帳篷、體育公園、萌寵樂園、荷蓮科普展館等業態。”景區運營方負責人介紹。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市民與游客的熱門打卡地。

  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近年來,淮北化劣勢為優勢,充分挖掘和修復採煤沉陷區,打造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升級。伴隨着東湖、南湖、綠金湖等一系列生態環境的修復,淮北市以點帶面,逐步實現從“黑金”向“綠金”的華麗蝶變。

  跨界融合 探索“文旅+”新業態

  “最近看朋友圈在推薦騎馬,沒想到在家門口就可以體驗策馬奔騰的感覺。”市民李女士口中的“家門口”,就是位於淮北市杜集區的至尊伯樂馬術體能拓展中心。隨着暑假的到來,很多家長帶着孩子來到這裡體驗騎馬的樂趣。

  

  市民在體驗騎馬 王士龍 攝

  在淮北,不僅能策馬奔騰,也能翱翔天空。

  位於淮北市杜集區的通用航空産業園設有飛行區、航空博物展覽區、無人機賽事活動區、航空教育培訓區等。市民和游客在這裡可以了解航空知識、體驗低空飛行,成為夏日旅游的一道新風景。

  火熱旅游的背後,是近年來淮北市不斷探索“文旅+”新業態的效果顯現。該市大力推動文化旅游與農業、工業、體育、教育等産業跨界融合,拓展延伸文旅産業鏈條,持續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新業態展現出蓬勃的生機。

  淮北市文化旅游體育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淮北市國內旅游人數535.2萬人次,同比增長12.5%;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0.21億元,同比增長21.2%。“五一”假日期間,接待游客141.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4%、17.6%;端午假日期間,接待游客73.5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84%、22.87%。(王邦燕)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