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每天體育課都花樣百齣?
這是什麼“神仙學校”!
今年春季學期起
安徽省合肥市在部分中小學
試點“每天一節體育課”
經過一個學期的探索
這些學校的師生都感覺
“有點兒不一樣”
合肥市師範附屬第二小學的足球課。新華社記者 周暢 攝
走進合肥市師範附屬第二小學
10歲的汪宇凡正在操場上“撒歡兒”
剛上完足球課的他
額頭還有着細密的汗珠
“現在每天都會出一身汗
特別開心
每天上學之前都很期待來學校”
合肥市師範附屬第二小學的射擊課。新華社記者 周暢 攝
沿着樓梯走進該校的射擊館
三年級的宣智超正在全神貫注
進行激光射擊練習
教師張磊説
激光射擊項目
既具備安全性,也有趣味性
還可以向青少年群體
普及射擊的基本方法
“現在的體育課
每天都很好玩
我最喜歡的就是激光射擊
很酷,還可以鍛煉專注力
我現在寫作業都比以前快了”
宣智超説
合肥市師範附屬第二小學的武術課。校方供圖
足球、射擊、武術
啦啦操、足球操、武術操、室內操
跳房子、跳皮筋、
丟沙包、體育“魔鏡”
……
“我們希望學生
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
掌握運動技能,擁有體育特長
培養堅持鍛煉的習慣
和終身體育意識”
該校校長孫朝蓮説
學校通過錯時錯峰
使用體育場地及器材
為學生提供多元課程內容
做到“三個一”:
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
每天一節體育課
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濱湖校區的羽毛球課。新華社記者 周暢 攝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濱湖校區的陳浩男
這學期在學校上起了羽毛球課
“之前在校外報了個羽毛球班
現在學校有這門課
還能跟同學們一起玩
特別有意思”
七年級的陳浩男沒想到
上了初中以後的體育課
會這麼豐富
一到課間或者放學時間
學校各類運動場所
瞬間被學生“佔領”
開始打籃球、打乒乓球、跳繩……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濱湖校區的乒乓球課。新華社記者 周暢 攝
“我希望能在校園裏
聽到哨子聲、跑步聲
孩子們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該校校長張偉坦言
隨着社會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長
都意識到了體育鍛煉
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也正因如此
這所初中在今年中考前
依舊堅持“每天一節體育課”
也得到了校內老師和校外家長的支持
合肥市師範附屬第二小學的活動課。校方供圖
“每天一節體育課”的背後
涉及師資、課程、場地、器材等
教學關鍵要素
這也決定着這項探索能否順利實施
包河區在全區13個中小學教育集團
統籌開展“走教”“輪崗”“轉崗”工作
提升區域內教師編制使用效能
通過增加編外教師、購買體育特色課程
加強新進教師崗前培訓、開展輔助教學
引進退役運動員和教練員
擔任(兼任)體育教師
增加體育教師實習人員等方式
配齊配強各學校體育教師
“這學期更忙了
你聽,我嗓子都啞了”
包河區的足球教師程浩卻很滿足
因為他發現不光學生們很開心
一些教師也來跟他請教運動知識
“帶動着老師們也都動起來了”
面對場地和設施的難點
包河區的各個學校也“各顯神通”
除了實現錯時、錯峰、互補使用外
還將樓間通道、功能教室、走廊連廊等
作為室內外體育課教學場地
注重體育課“開足”“開好”
細化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實施方案
如師範附小二小的
“4+1”體育課組織形式
增加體育游戲課、體育競賽課
四十八中濱湖校區落實“體育常規+”
開好體育運動項目普及課程
豐富體育課內容
發展學生基礎體能和專項運動技能
合肥市師範附屬第二小學的體育“魔鏡”。新華社記者 周暢 攝
合肥市包河區還引入了“AI體育教師”
建設數字體育教室
引進“魔鏡”等體育數字智能化設備
借助先進的智能測評和體感交互模式
有效彌補師資、場地不足等問題
“接下來,我們將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
定期對體育課的實施情況檢查評估
確保改革能夠穩步推進、取得實效”
包河區教育體育局
黨委書記、局長李磊説
基於前期的成功探索
合肥市決定從今年秋季學期起
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
體育老師“天天見”
快樂“天天不重樣”
AIGC繪製
記者:周暢
編輯:盧羽晨、季嘉東、王沁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