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裸眼3D技術和設備的“加持”下,一睹古代文物的風采;在AR/VR虛擬游戲空間,體驗沉浸式游玩的樂趣;在數字化工廠的大屏前,高效監控生産車間乃至整個工廠的運行……信息時代,新型顯示已成為數字經濟的終端基礎。
作為布局該産業較早的地區之一,安徽自2008年牽手京東方以來一路高歌,形成了國內面板産能最大、産業鏈最完善、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産業集群。
新型顯示産業是安徽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先行突破,也是安徽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産業地標”。
近些年新型顯示産業陷入相對的周期底部,經歷了兩年多的行業“寒冬”後,新型顯示産業終於踏上“回暖”路。今年,産業發展迎來相對快速的反彈式增長。
緣起:龍頭帶動,形成全球“産業地標”
機械臂上下翻飛,生産線有序傳輸……炎炎夏日來臨之際,在合肥新站高新區,一塊塊比名片還薄、比雙人床面積還大的10.5代線液晶玻璃基板,通過自動化連廊源源不斷地從康寧顯示科技工廠傳送到京東方的面板生産線。
今年1月至2月,合肥新型顯示産業總産值156.77億元,同比增長26.4%。而作為安徽新型顯示産業開路先鋒的合肥新站高新區,一季度更是在新型顯示以及相關産業的帶動下,實現GDP增長11.4%。
産業發軔的故事,早已為人熟知。
2008年,我國正處於顯示産業由第一代顯像管(CRT)技術向第二代液晶顯示技術(TFT-LCD)國産化替代邁進的關鍵節點。財政收入僅有300億元的合肥,以超前的眼光、過人的膽略,牽手京東方投資175億元建設第6代液晶面板生産線。
這段産業佳話,不僅讓安徽的新型顯示産業實現從無到有,緩解了“家電之都”合肥“缺芯少屏”之痛,還與北京、深圳等城市共同拉開了中國新型顯示産業從跟隨到並行甚至領跑的産業發展大幕。
緊接着,京東方又在合肥相繼布局建設了第8.5代、第10.5代TFT-LCD生産線、智能製造工廠、打印OLED技術&&、數字醫院等項目,累計投資超1000億元。
正是在京東方龍頭項目的影響和帶動下,此後十多年時間,彩虹液晶、美國康寧、視涯科技、樂凱科技、江豐電子、欣奕華等上下游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合肥新站高新區。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匯聚産業鏈上下游企業超150家,從業人員近4萬人,建成三條TFT-LCD量産線、一條打印OLED試驗線、一條硅基OLED小尺寸線、一條柔性AMOLED6代線,在建一條AMOLED6代模組線,形成了涵蓋上游裝備、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組以及下游智能終端的完整産業鏈。新型顯示産業總産值突破1000億元。各類面板年出貨量約佔全國的七分之一。
與此同時,東旭光電、天馬微電子等在蕪湖設立生産基地。惠科股份攜手滁州,落下第8.6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電子紙等多個項目。蚌埠大力實施“333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實現新型顯示産業集群規模達到600億元。
在賽迪顧問發布的研究報告中,2022年,滁州、蕪湖入選“新型顯示新勢力五大城市”。去年9月合肥市榮膺“中國新型顯示十大城市”第一名,深圳、成都分列二、三位。
以合肥為引領,蕪湖、滁州、蚌埠等多地發力,安徽新型顯示産業一路高歌,“新”“興”向榮。
迭代:技術引領,加速産業升級演進
新興産業,技術迭代往往頻繁且不斷加速。新型顯示同樣如此。
産業發展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那麼十六年的時間,安徽是如何追趕乃至超越以及保持産業優勢的呢?
“我們始終保持着對前沿技術的不斷布局跟進。”合肥新站高新區經濟發展局(科技局)局長蔣昌寬告訴記者。
縱觀顯示技術發展歷程,有人將其劃分為四代技術。其中包括已經退出歷史舞&的CRT技術、等離子PDP技術等第一代顯示技術,以及目前為止最為成熟、應用最為廣泛的第二代顯示技術液晶顯示LCD技術。而因低功耗、輕薄、不易破碎和可彎曲等特性,柔性顯示OLED技術被稱作第三代顯示技術。
“京東方6代、8.5代線成功後,我們就意識到,顯示技術過於集中在液晶顯示領域,技術多極化是保持合肥新型顯示集群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合肥市政府相關負責人&&。
當全國各地還處在大力發展液晶顯示産能之時,合肥市早已將方向對準了OLED柔性顯示技術。在技術發展初期,合肥市以産業培育為目標,先後引進OLED載體玻璃、OLED發光材料、蒸鍍設備、金屬靶材、封裝膜等核心配套。
正是以良好的産業生態為基礎,結合産業投資的“合肥打法”,2018年,合肥市成功牽手維信諾投資440億元建設第六代全柔AMOLED生産線項目。2020年12月,該産線正式點亮,首款産品於2021年8月實現向國內頭部智能終端客戶批量交付。
2023年全球OLED面板迎來爆發式增長,OLED智能手機滲透率首次超過50%。蔣昌寬認為,當前新站高新區新型顯示産業走出這次行業“低谷”,産品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前幾年布局的OLED柔性顯示産品項目發揮了積極的支撐作用”。
去年年底,維信諾自主研發的ViP AMOLED量産項目首片模組於合肥點亮,加速了OLED向中大尺寸應用滲透的進程。
基於自身充足的技術儲備,5月28日,合肥與維信諾共同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擬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區投資550億元,建設第8.6代AMOLED生産線項目,攜手向生産效率更高的OLED高世代生産線進軍。
OLED高世代線的建設是國內産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關鍵技術和生産能力直接關係到我國新型顯示産業在新一輪全球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合肥在重大項目的投資和布局上的能力有目共睹。我們有信心也必將把這個項目做起來。”合肥市委常委袁飛&&。
未來:場景創新,打開産業向上空間
根據天眼查顯示,目前安徽已擁有OLED相關企業60余家,位居全國前列。
但布局不限於此。
“我們已經形成了液晶顯示、柔性顯示、全息顯示、激光顯示、量子點顯示、微型顯示、Mini LED顯示等七大技術路線儲備。”合肥市發改委産業處處長余兆炳告訴記者。而其中的微型顯示、Mini LED顯示等技術被業內公認為第四代顯示技術。
合肥新站高新區的視涯科技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微型顯示“玩家”中的佼佼者。2016年,該企業還是上海自貿試驗區一家深耕近眼顯示技術初創企業。2017年4月,在細緻調研後,合肥市即認定該企業對合肥新型顯示産業鏈延鏈補鏈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債權+股權”的方式注資企業。當年9月,視涯科技落戶新站高新區,投資20億元建設了當時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微型顯示器項目。
隨着蘋果Vision Pro的面世,元宇宙的新熱潮被迅速點燃。微型顯示技術被認為是開啟元宇宙的一把“鑰匙”,視涯科技的市場估值超過百億元。
“這也 啟發我們在關注前沿技術發展的同時,應積極謀劃應用場景,用場景創新為硬體企業打開市場藍海,激發産業向上。”蔣昌寬&&。安徽在新興産業上基礎良好,特別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産業、人工智能語音産業以及連續十二年排名全國第一的白色家電産業等都可為新型顯示提供基礎應用場景。
今年4月,2024國際顯示技術大會在合肥召開,元宇宙場景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新站高新區正式發布《元宇宙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元宇宙是該區“2+5”産業體系中未來産業的重要發力點,新站高新區將積極搭建&&、優化環境,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打造國內一流元宇宙産業集群、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未來産業先導區暨元宇宙場景應用示範區。
站在新站高新區京東方合肥區域展示大廳中,記者看到了一個個頗具前瞻性的産品,它們不僅在顯示對比度、亮度、功耗等指標上不斷進階,同時還在多屏聯動、人機互動等方面讓人驚嘆。
京東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集團已開創性地提出“屏之物聯”戰略,通過集成屏更多功能,衍生屏更多形態,將屏植入更多場景,打造一個“屏即&&、屏即系統”的産業生態,為半導體顯示産業發展打開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可能。
從“顯示,無處不在”,到智慧顯示、全場景顯示,風口已起。安徽新型顯示産業再次讓人拭目以待。
記者 豐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