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産業是傳統産業,也是朝陽産業。淮北市先後建成相山經濟開發區、百善食品工業園、口子産業園三大食品專業園區。其中,相山經濟開發區是我省首個食品專業園區。
近年來,淮北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圍繞培育品質糧食、綠色果蔬、功能食品,把品牌塑造、産業延鏈、科技創新作為主攻方向,推動綠色食品産業優勢再造,追“高”逐“新”,讓老産業煥發新生機。
打造“淮優”品牌
塑造本土特色優勢
6月9日,記者走進位於相山區的自産果蔬經營店,店員張露雨正往貨架上補充生菜和上海青。
記者在店內看到,蔬菜、水果、糧油、調味料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其中,葉菜區品類豐富,都是剛上的新鮮菜。
“店內主營本地‘淮優’農産品,質量有保證,價格也親民。”張露雨對記者説,經營店通過線下展示、宣傳、銷售等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高“淮優”農産品品牌知名度。
相山區自産果蔬經營店店長牛成河,擔任着淮北市“淮優”農産品蔬菜産業協會會長。他告訴記者,淮北市2018年制定農産品品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年註冊“淮優”公共品牌商標,已有174個産品被認定為“淮優”農産品,涉及糧油類、果蔬類、畜禽類、水産類、初加工類等5大類100個生産主體。
在相山區渠溝鎮瓦房村,牛成河的至誠蔬菜專業合作社70余畝大棚按照“淮優”農産品質量要求,嚴格制定生産規程,開展標準化生産,加強投入品使用和管理,增施有機肥,實現農産品質量安全可追溯。
“淮北市成立蔬菜、葡萄、桃、漁業、甘薯5個‘淮優’農産品産業協會。”淮北市農科院植保科科長劉偉告訴記者,成立産業協會旨在提高生産組織化程度,同時對每個“淮優”生産主體給予2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成效顯著的産業協會給予20萬元獎勵,並設立100萬元“淮優”農産品宣傳推廣專項資金。
2020年起,淮北市建立“淮優”農産品配送&&,&&年銷售額500多萬元。去年初,開設相山區自産果蔬經營店和相山區華安豐鮮肉店等多家“淮優”農産品專營門店。
近年來,淮北市充分利用中國安徽名優農産品暨農業産業化交易會等&&,宣傳“淮優”品牌,“淮優”農産品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該市通過積極打造“綠色”質量品牌,有效期內“兩品一標”産品總數達261個,其中綠色食品177個、有機産品9個、地理標誌農産品6個。
延伸産業鏈條
實現食品精深加工
淮北市立足糧食生産、畜禽養殖資源稟賦,把“雙招雙引”作為推動綠色食品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助力提升綠色食品産業集聚度和集群競爭力。
安徽皖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濉溪縣一家老牌麵粉加工企業。在當地招商引資推動下,皖雪食品與河南奧立克公司合作在濉溪縣百善食品工業園建成投資1.6億元集糧食收儲、面製品精深加工、新産品研發等於一體的昊晨食品項目,做好“糧頭食尾”增值大文章。
“我們新建的全自動餅乾生産線,可日産餅乾6噸,擁有10多個品類,市場銷售穩步提升。”安徽昊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尤國安告訴記者,經過精深加工,麵粉變成了餅乾等休閒食品,産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進一步延伸了産業鏈條。
“糧頭食尾”將一産和二産相融合,通過精深加工等措施,讓農業從純農産品種植延伸到二、三産業領域,拓寬農業産業鏈的增值空間。
淮北旭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糧食加工企業,成立初期僅生産麵粉、掛麵等産品。2022年,旭源食品投入600多萬元資金,研發上馬沖泡型燙面等産品,一上市就獲得了成功。
“我們的主要産品包括淮北特色燙面、面皮、米線,2023年實現銷售額950萬元。”淮北旭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旭遠説,隨着産品越來越受市場青睞,今年1月至5月已實現銷售額1000萬元,預計全年可突破3000萬元。
目前,濉溪縣已打造小麥全産業鏈,覆蓋從小麥種子的“育繁推”到田間生産的“耕種管收”再到粗加工及精深加工,最後到消費應用端全過程,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模式。
淮北市依託濉溪縣全國重點産糧大縣、國家級制種大縣優勢,圍繞提高農産品附加值,推深做實糧食加工、肉製品精深加工、方便休閒食品生産,提升綠色食品産業製造水平。圍繞糧食主導産業,推進小麥種業研發、繁育、生産、加工全産業鏈發展布局,支持昊晨等企業拓寬産業鏈,發展不同類型的低升糖指數主食製品,開發代餐餅乾和功能性餅乾等多種精深加工産品;支持旭源、順發等企業開發燙面、羊肉湯麵、面皮等多品種方便即食風味製品;加強同中國農大、江南大學等高校的校企合作,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面筋湯等産品,實現從低端的主食加工轉化為高端的健康主食製造。
該市積極引入畜禽産業領域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技術、品牌等優勢,促進地方傳統特色畜禽養殖與深加工産業加快發展。同時以烘焙製品、果蔬製品等多元化健康休閒食品為切入點,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打造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健康休閒食品名片。
強化科技創新
“點燃”産業升級引擎
當下,乳製品企業之間的競爭駛入深水區。科技和創新的雙輪驅動策略,正成為推動乳企佔領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安徽曦強乳業集團是相山經濟開發區一家乳製品企業,其前身是始建於1958年的淮北市奶牛場。近年來,曦強乳業在業內率先啟動數字化轉型,加強全産業鏈科技創新,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在乳業增長階段性放緩的背景下,更要加快技術進步,加快科技創新,運用數字化技術降低企業生産運營成本。”安徽曦強乳業集團總經理王昌嶺告訴記者,曦強乳業完成了550多個低代碼應用場景搭建,通過一體化綜合&&實現生産業務計劃、工藝、質量、執行、統計、分析全過程數字化管控,將生産各環節數據貫通,全程實時監測質量。
該集團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上也實現了創新。
“過去,我們主要通過增加代理商和擴大布點進行産品線下銷售。”王昌嶺説,如今依靠高科技、高效能,通過開闢線上銷售渠道、增強線下互動體驗,以“牛奶+服務”的零售新模式,實現高質量增長。2023年,曦強乳業實現産值1.4億元,同比增長30%。
淮北德蘭和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食品用香精及調味料生産企業,由北京德蘭和創於2018年在相山經濟開發區投資興建。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德蘭和創現有産品中的天然提取物系列、微膠囊包埋香精系列等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公司已與伊利、金鑼、君樂寶、雙匯、旺旺等食品行業龍頭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生産經營形勢良好。
相山經濟開發區在推動傳統食品企業升級改造的同時,依託吉源食品、德蘭和創、盛美諾生物、人良生物等科技型企業,全力打造以功能食品為核心的食品研發、生産和轉化創新中心,做優功能食品産業集群。
淮北市立足相山經濟開發區産業優勢,在全省率先&&運動營養補充生産許可現場審查方案,提升現場審查效能,提高企業質量安全管理能力,布局功能性飲料新賽道。
該市編制完善高端綠色食品産業發展規劃,加強同高校、行業協會合作,發揮綠色食品産業招商團作用,堅持智庫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引進一批技術理念先進、帶動能力強、集群效應明顯的食品産業大項目。
淮北市以食興産,建成三大食品加工園區,打造10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14個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2023年,該市新增綠色食品招商項目85個,項目金額78.487億元;綠色食品産業規上工業企業達74家,實現全産業鏈産值141.4億元,增長7.3%,集聚效應逐步彰顯。
在2024第十一屆淮北食品工業博覽會“投資淮北行”活動中,該市現場簽下26個重大項目,協議投資額70.5億元,其中多個項目涉及綠色食品産業。
今年一季度,淮北市綠色食品全産業鏈産值69.29億元,同比增長12.5%。1月至4月,該市新增綠色食品招商引資項目44個,項目總投資32.9億元。
當前,淮北市高水平開展自主創新、高標準推進強鏈補鏈、高質量營造産業生態,努力將綠色食品産業打造成為支撐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戰新産業,加快建設立足皖北、輻射長三角的綠色食品産業集聚地。(記者 吳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