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西縣緊緊圍繞新形勢下黨員教育新任務、新要求,以提升針對性、擴大覆蓋面、找準發力點為突破口,推動黨員教育由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菜單+點單”優化課程設置,提升黨員教育針對性。組建以縣處級黨員領導幹部、單位“一把手”、縣委黨校講師、縣黨史專家、部門業務骨幹、“兩代表一委員”“田專家”“土教授”等,近200人的本土師資庫。結合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産業轉型等,制定以實現爭當長三角縣域優等生發展目標,契合肥西發展實際的“專業課程”;結合挖掘本地資源稟賦、涵養家縣情懷等,制定以盤活肥西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發揮“老張説事”等榜樣力量的“特色課程”。本着黨員“要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引導基層黨組織按需點單、量身定制學習套餐,讓黨員充電賦能更有針對性。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備課授課2000余節,“黨員點單、黨組織下單”特色品牌學習活動覆蓋11362人次。
“線上+線下”聯動&&載體,擴大黨員教育覆蓋面。堅持哪黨員集中,黨員教育學習活動就跟進到哪。線下依託“黨員微家”、遠教終端站點、學用示範基地、“歇歇角”、黨群服務中心、紅色大講堂等,辦好“紅色課堂”“情景課堂”“院壩課堂”“移動課堂”“板凳課堂”“田間課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與黨員息息相關、居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相結合,變“講&”為“舞&”,變“講理論”為“講故事”,變“要我聽”為“我要聽”。2023年以來,累計在“延喬路”、中國農村包産到戶紀念館等開展黨員教育活動800余場次。線上依託全縣290個“萬村網頁”開設空中課堂,打通黨的創新理論走入千家萬戶的“神經末梢”,通過講好各地鮮活經驗和特色做法,營造比學爭優的良好氛圍。2024年以來,依託“肥西先鋒”微信公眾號探索新增權威速遞欄目,“一鎮一品”“主題黨日+”等特色專題欄目近12個,累計閱讀量超百萬次。
“實幹+為民”豐富應用場景,找準黨員教育發力點。將黨員教育與幹事創業、為民服務緊密結合,確保黨員教育成果落到實處。搭建“節點工作&&”,將上級決策部署、縣級工作重點、地方謀劃亮點、群眾關心關切等,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總體思路,分解任務定崗、定人、定職、定責,通過項目化運行、節點化推進,在破解痛點、難點、堵點中,營造比學趕超、狠抓落實的良好氛圍。2023年,共設置産業項目、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等年度節點任務2596個。打造“在職黨員到小區報到”“紅色物業”項目,將177家單位的4785名在職黨員吸納到社區,將557位離退休黨員、“三新”黨員、流動黨員等吸納進“紅色小管家”隊伍,推動黨員力量向村(社區)治理最前沿集聚,向小區為民服務第一線下沉。2023年9月以來,累計開展志願服務2923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815個。(張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