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從無到有”到“風生水起”——看安徽南陵如何打造“全國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基地”-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6/03 17:17:01
來源:光明日報

由“從無到有”到“風生水起”——看安徽南陵如何打造“全國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基地”

字體:

安徽省南陵縣一家公司的快遞物流智能分揀裝備正在運轉。南陵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南陵縣寄遞物流共配中心,工作人員在操作裝備。南陵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南陵城區,無人配送車在作業。南陵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無人機在南陵鄉間配送快遞。南陵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最是江南好。孟夏,江南陵阜間,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青山遠黛,近水含煙。

  雨後碧空如洗,漫步縣城街巷,獨屬小城的松弛感叫人安閒自得。然而,此間“慢”城還有另一副“快”面孔。

  記者採訪時,同行的南陵縣郵政業發展中心主任范連城介紹,“對快遞物流來説,配送時效很重要,智能分揀有助於提升分揀效率,保障快件安全快速送到用戶手中,而我們南陵縣的智能分揀設備産能規模居全國首位”。

  説話間,一輛“小白”——無人快遞配送車正與其他車輛一起等待紅綠燈。據介紹,南陵有110輛“小白”,它們與汽車、行人一樣享有路權,每天走街串巷、到村入戶,配送快遞,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南陵縣素有“蕪湖米市”美譽。近年來,該縣立足本地産業特色和資源稟賦,將智能物流裝備産業做得風生水起,智能分揀裝備佔據全國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智能物流裝備規上工業産值近65億元,打造了規模大、創新強、增速快、鏈條全的智能物流裝備産業集聚基地,“全國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基地”優勢彰顯。

1.從無到有,用好製造業家底

  南陵,因五穀成熟較周邊地區早,又被稱為“春谷”,是個典型的傳統農業縣。

  奇瑞集團總部在蕪湖,作為蕪湖下轄縣,南陵在發展汽車零部件製造業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大批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紛紛涌入。“儘管此前南陵汽車零部件製造業發展迅速,但沒有形成合力,全縣缺少一張‘叫得響、打得出’的王牌。”南陵縣發改委(汽車辦)黨委書記、主任戴元龍介紹。

  把自家製造業底子用起來,發展智能物流裝備産業。南陵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編制相關規劃,聚焦攬收揀選、運輸配送、裝卸搬運、存儲輸送、包裝加工、信息處理全産業鏈,自主設計物流系統全景圖譜和産業鏈研發生態地圖。2017年12月,國家郵政局授予南陵縣全國首個“全國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基地”。3年後,2020年12月,國家郵政局、安徽省人民政府簽署《關於加快安徽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提出支持南陵建設國家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及裝備産業基地。

  隨着安徽中科微至物流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落戶南陵,該縣智能物流裝備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從無到有,目前已發展至164家。

  2024年3月初,總投資7.8億元,集高標準廠房、産業孵化器、研發中心、綜合服務大樓等於一體的南陵縣智能物流裝備智造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南陵經濟開發區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將為該縣智能物流裝備産業注入強勁動力。

  “我們生産的精密滾筒有‘巨無霸’,也有‘小不點’,適用各類智能輸送與分揀系統,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達35%。”安徽中科微至物流裝備製造有限公司行政經理吳晶介紹,2023年,中科微至實現産值13億元,一、二期全面達産後産值預計達21億元。

  “看看我們的應用場景。”在南陵縣宇培物流園,記者遇到安徽郵谷快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佔升榮。她正在觀察快件分揀情況,偌大的快遞分揀車間只有兩三位工作人員。

  “你看這個包裹要送到縣城濱玉新村小區,現在我把它放在傳送帶上。”佔升榮將包裹印有條碼信息的一面反轉,隨後放在傳送帶上。只見包裹經視覺掃描儀掃描後,在傳送帶傳送下,精準落入濱玉新村小區的“專屬口袋”。

  據介紹,掃描儀六面識別,無論印有條碼信息的一面是正着、側着還是反着,都可以精準識別,省去了大量人力。

  “分揀是關鍵環節,過去‘爆倉’時,往往需要百餘名工人通宵達旦地幹,有時還忙不過來。如今有了智能分揀機‘加持’,全縣快遞從分揀到送達,不過半天時間。”佔升榮説話時,一輛輛“小白”駛出車間。它們一路“哼”着歌,將一份份快遞包裹送達用戶手中。

2.從有到優,加快智能化建設

  入住南陵縣城一家酒店,房間內一張二維碼吸引了記者注意。掃碼後,精確至房間號的地址立即顯現,憑二維碼點外賣、寄快遞時,便不必再另填地址。

  “寄遞地址編碼相當於為縣域內每一條街道、每一家住戶、每一個商戶裝上了‘數字門牌’,不僅打通了末端配送的‘最後100米’,未來還將在應急救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全縣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信息化支撐。”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安徽基地負責人陳仕毅介紹。

  一張二維碼,折射快遞物流這一行業在南陵發生的具體可感的變化。

  相對於分揀環節,消費者對末端配送環節更“可感”。在安徽碼上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遠程遙控一輛輛“小白”駛向配送中心,裝滿快件後,“小白”沿指定路線前往快遞驛站,一路自動避讓障礙、自動泊車換道、自動識別紅綠燈……“絲滑”入站。

  “‘小白’的厲害之處在於搭載了多源融合感知定位技術、複雜場景理解與分析算法IP化、自主可控的軟體架構體系和基於認知的智能規劃決策技術,總而言之就是可感知、會思考、能決策、夠靠譜。”在“小白”研發商行深智能企業展廳,講解員還向記者介紹起“小白”的新朋友——“袋鼠”。

  恰如其名,作為功能模塊化室內外配送無人車,“袋鼠”“肚子”裏大有乾坤,一個個獨立小模塊被稱為“小袋鼠”,如同“套娃”一般,可有效保證運送物品衞生、安全。

  據了解,現在南陵已整合6家快遞企業,投放110&無人配送車在縣域主城區60條線路上行駛,覆蓋主城區90%以上的驛站。“目前無人車已累計完成快遞配送1000萬件,日均配送量超3萬件,成為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無人車配送車隊。”陳仕毅告訴記者。

  “呼”“呼”……

  在宇培物流園,一架架無人機載着快遞起飛,掀起陣風。“飛手”們手持遙控,緊盯屏幕,片刻後,無人機精準落至降落點。

  2020年,南陵開啟無人機配送快遞測試,8個月飛行無人機420架次、1萬多公里,累計配送1.7萬件快遞,大大節約了人力,減少了配送時間。

  “人口密度越大,無人機配送效率越高、成本越低。”范連城期待着,無人機從南陵飛向大都市,能夠在更多區域、更多領域大放異彩。

3.從優到強,加速集聚創新要素

  人才是第一資源。智能物流裝備産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

  據了解,為持續培養智能物流裝備産業後備人才,南陵與蕪湖職業技術學院高標準建設現代物流智造學院。目前,該學院新校區在南陵落成,工業機器人技術等4個專業分類招生已滿,新專業智能物流技術也將在今夏面向普高招生。

  “智能物流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智能物流硬(軟)件安裝、運行分析與維護等能力,與南陵優勢産業高度契合。我們努力為當地智能物流産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物流智造學院副院長周自寶介紹。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近年來,南陵縣先後與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共建國郵快遞智能物流裝備産業技術研究院,全面開展5G、無人車等十大研發中心建設;與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在10個方面29個項目達成全方位合作,並設立安徽基地;南陵郵谷科技創新園區、南陵快遞物流智能裝備産業園等各類高能級創新&&加速構建;與浙江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聯合搭建技術創新&&。

  “南陵還牽頭制訂10余項行業標準,包括農村郵政快遞智能網聯一體機設備技術要求、醫藥類産品寄遞信息交換規範等,不斷助力物流行業標準化體系建設。”陳仕毅説。

  青浦圓桌會議以快遞物流行業技術與裝備作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於行業標準化、規範化建設。2023年12月,第十次青浦圓桌會議在南陵舉辦,並將南陵確定為永久舉辦地。同時,由南陵發起成立的區域性智能物流裝備産業聯盟——長三角快遞物流智能裝備産業聯盟,目前已吸納59家領軍企業加入。

  未來,如何將智能物流裝備這一本地優勢産業與安徽“首位産業”——汽車産業相融合?南陵縣委書記李新宇&&,南陵將持續加快推動“一首一優”産業融合聯動、協同發展,打造産業融合發展服務&&,探索實施一批産業配套攻關、供應鏈建設與管理示範、工業機器人提升等産業跨界融合工程,積極引進一批專注細分領域、具有較高成長預期的産業項目,培育一批新型示範載體和標杆企業。

  “在陵之南,繼續向陽而生,奮力逐光追夢。”李新宇説。

  (本報記者 丁一鳴 常河)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