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織密“一張網” 辦好“萬家事”-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5/14 11:22:01
來源:安徽日報

宣城:織密“一張網” 辦好“萬家事”

字體:

  織密“小網格”,服務“大民生”。近年來,宣城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有效路徑,將黨組織建在網格、力量匯聚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延伸服務觸角,推動細“治”入微——

 織密“一張網” 辦好“萬家事”

  一網統籌,資源匯集“家門口”

  位於宣城市宣州區中心城區的鰲峰街道寶城社區,轄區範圍大、商業網點多、老舊小區多,是典型的商住混合老社區,商業區域矛盾和物業糾紛時有發生。社區黨委織密“小網格”、服務“大民生”,將轄區劃分為10個全科網格,做到“一網格一支部”,統籌基層治理資源,有效解決資源整合不到位、服務群眾不精準等堵點難點問題,激發社區治理活力。

  “社區小區連着千萬家,我們突出黨建引領,通過編織‘一張網’,來解‘千家愁’、換‘萬戶寧’。”宣城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統籌資源推動基層治理到底到邊,宣城市推進黨建引領“多網合一”,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據介紹,按照“地域相鄰、人緣相親、規模適度、方便管理、便捷服務”的原則和“扁平化”管理要求,宣城市綜合考慮區域人口、樓棟分佈、地理位置等因素,將全市100個城市社區以小區、商圈等為主界限,按照300戶至500戶為一個網格,共劃分設置916個網格,全面實施“支部建在網格”計劃,構建一體化、多功能的“大網格”,統籌黨建和政法綜治、民政、信訪、文明創建、城市管理等涉及社會治理的管理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網格,提升基層黨組織快速反應、精準落實、服務群眾的能力。

  織密網格,配強力量。宣城市全面構建由網格指揮長、網格指導員、網格警務員、網格法務員和N個網格等組成的“4+N”網格管理體系,每個網格明確1名社區“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長,1名社區專職工作人員擔任專職網格員,同時挑選若干懂管理、講奉獻的樓棟長,組成“一長多員”基礎網格力量,選優配強2000余名網格支部班子成員以及黨小組長,確保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每名黨員都在網格中。

  郎溪縣優選1840名樓棟長,開展優秀樓棟長評比表彰2輪227人次,樹立先進典型、展現榜樣風采,激發樓棟長服務居民的熱情。寧國市擇優選拔25名優秀中青年幹部兼任小區(網格)黨支部委員,充實支部工作力量。

 多元參與,服務下沉“第一線”

  郎溪縣鐘橋街道鐘橋社區緊鄰郎溪經濟開發區,外來務工人員較多,鄰里矛盾、信訪投訴時有發生。社區成立“大黨委”以後,將聯點共建單位、街道、社區力量注入網格治理,依託“板凳會議”“敲門行動”等方式,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發現在網格、解決在網格,贏得群眾點讚。

  “整合轄區資源力量,變民意訴求‘被動聽’為民情呼聲‘主動找’,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鐘橋社區黨委書記王道紅介紹,今年以來,通過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已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近百起。

  力量向基層下傾,服務向一線下沉。宣城市常態化開展“機關單位聯社區、在職黨員進小區”行動,108個街道、社區與717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結對共建,2.6萬名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7萬餘次。同時,積極引導社區黨員“亮身份、作承諾、當先鋒”,通過設置“黨群連心墻”“黨員家庭戶”身份牌,5600余名社區黨員爭當網格“紅管家”。

  大家事大家議、大家事大家定。以小區(網格)為自治單元,宣城市建立健全“問題發現+定期研判”“清單+閉環”、多方議事協調等工作機制,定期會商研判小區(網格)矛盾問題,完善網格事項“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工作閉環,對網格報請社區上交的事項,由街道“吹哨派單”,主管部門主動承接,累計辦理民意需求和意見建議10萬餘條,協助化解信訪問題2100多個。同時,還持續深化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管會)、物業服務企業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各方齊抓共管,同時有效發揮“陽光議事廳”等&&載體作用,推動矛盾糾紛高效化解,增強小區凝聚力和居民歸屬感。

  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跑腿。宣城市持續加強智慧社區建設,運用微信群、微信小程序、手機App等信息化手段,以“網格+網絡”方式延伸服務觸角,讓信息採集更精確、為民服務更精細、社區治理更精準。

  寧國市開發為民辦事雲上&&,依託大數據對網格內的人、事、地、物、情、組織等六大要素進行一體動態管控,將74363戶居民納入雲&&管理,收到各類上報問題34777個,受理率達100%、辦結率達99.9%,做到上情快達、下情直達,隨時呼叫、即時銷號。

  上下聯動,重心延伸“最末梢”

  廣德市天璽公館小區用心構築“心合、事合、力合、智合”的“紅色四合院”,密切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社會組織四類主體&&,打造小區治理“共同體”,逐漸形成了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的良好格局。

  近年來,宣城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三級同創”示範工程,在街道、社區、網格(小區)三級黨組織建設上同步發力,創示範強帶動,先後培育形成了涇縣涇川鎮“1cm紅色驛站——涇川紅·溫暖家”、宣州區濟川社區“驛網情深,讓幸福滿格”、廣德市天璽公館小區“紅色四合院”等多個城市基層黨建特色品牌項目。

  據介紹,“三級同創”示範工程根據街道、社區、網格(小區)三級黨組織不同功能定位,從“健全組織體系、增強政治功能、深化三治融合、建強骨幹隊伍、提升服務質量”等5個方面,明確三級黨組織創建內容、示範標準,對權力下放、力量下沉、資金下撥等難題,提出60項有針對性的推進舉措,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解決聯動事項不明、聯動機制不暢等問題,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以做強街道大工委、做優社區大黨委、做實網格(小區)黨支部為主線,宣城深化“六級聯動抓到底、黨建引領強治理”工作體系建設,以落實黨員服務積分制管理、打造“紅色物業”等為抓手,強化街道統籌協調功能、社區堡壘聚合作用和網格(小區)聯萬家的優勢,有效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提升基層治理實效。立足示範引領、輻射帶動,宣城在全市評選首批“三級同創”示範點,讓基層黨組織學有樣板、趕有目標。

  郎溪縣郎川街道文昌社區亞太公館小區改善住房戶多、年輕住戶多,小區黨支部通過建設“五心・紅公‘館’”黨建品牌,推行“365”工作法,以精心組織、熱心服務、愛心奉獻、溫心辦事、暖心態度,引導居民參與治理,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通訊員 荀文峰 本報記者 黃永禮)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