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成立會診轉診服務中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強硬體升軟體、借外力提內力的辦法,積極探索讓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推動區內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努力促進醫、患、保三方共贏。
走出去請進來,讓老百姓少花錢治得好
繁昌區衛健委主任鄭海峰介紹,2023年4月,在區醫保分局及相關部門支持下,區衛健委牽頭兩家區級公立醫院設立會診轉診服務中心,搭建“一中心兩窗口”服務&&,受理轉診患者對區外優質醫療資源需求的諮詢和申請。
同時,服務中心主動對接,建立“長三角”等地區醫療專家庫,根據醫療機構、醫保部門異地轉診信息,有針對性安排2家區級醫院相關臨床科室負責人與患者或家屬溝通對接,協商推薦或協助邀請異地專家來繁診療。
為引導患者本地就醫,減輕患者異地轉診負擔,繁昌區衛健、醫保、財政部門聯合印發文件,整合“華佗計劃”衞生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補助、基本醫保基金年度調節金、區財政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資金等政策,對區內公立醫院引進外埠專家給予合理補助,根據不同診療項目和專家,可為每名患者減免1200元到1萬元的外埠專家會診費用。
“不管是走出去還是請進來,目的只為老百姓少花錢治得好。”鄭海峰説。2023年以來,繁昌區依託會診轉診服務中心,共為約800名患者邀請外埠專家來繁會診手術,節約醫保資金400多萬元,為患者節省非醫療支出350多萬元。
強硬體升軟體,夯實保障基礎共享優質服務
近年來,為不斷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感,繁昌區投入320萬元對2家鄉鎮衞生院口腔科進行升級改造,為鄉鎮衞生院更新購置醫療設備,先後投入175萬元完成5個村衞生室的遷址重建,投入22.3萬元為7所中心村衞生室配備三分類血球分析儀等醫療設施。與此同時,繁昌區依託會診轉診服務中心,通過信息化建設將會診延伸到基層醫療機構,幫助實現患者信息有效上傳。
區公立醫院強化院內跨專業、跨學科合作,對疑難患者積極組織多學科會診。2023年以來,兩所區級公立醫院共開展院內多學科會診586例。同時,邀請上級專家參與疑難病例會診,對醫共體成員單位收治患者進行遠程會診指導。
目前,繁昌區按照三級醫院建設標準及區內外轉患者構成,結合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積極開展全區院前院中急救體系、臨床診斷七大中心、基層臨床特色科室建設,全面提升縣域急診急救能力和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水平。2023年,兩所區級公立醫院三四級手術佔比55%,實現患者縣域內就診從量的增加到質的提升。
借外力提內力,全力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4月20日,一次大規模的義診活動在繁昌區人民醫院展開,15名來自上海市醫療衞生系統的多個學科領域專家,為患者給出具體治療方案與建議,400余名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優質醫療服務。
“邀請知名醫院專家義診,我們已持續開展了四年。受惠的不僅是老百姓,也提升了本地醫院的學科能力。”繁昌區衛健委副主任孫春景説。
近年來,繁昌區公立醫院積極對接省市三甲醫院、長三角知名醫院及專家,構建醫聯體、科聯體等合作關係,與市級知名醫院簽訂緊密型醫聯體合作協議,全職引進相關學科帶頭人,柔性引進外埠專家設立工作室,開展坐診會診、手術指導等,促進本地公立醫院醫療救治能力提升。
自開展會診轉診服務試點以來,區內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各項醫療服務核心指標持續向好。2023年區內住院率較2022年提升8.08個百分點,達54.63%;跨省就醫率降至8.83%,基層就診率接近80%。2024年第一季度區內住院率進一步提升,跨省就醫率進一步下降。(杜瑋 周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