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新“花樣” 塑造新“頂流”-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5/02 09:38:17
來源:安徽日報

玩轉新“花樣” 塑造新“頂流”

字體:

  這個春天,全省各地以花為媒,掀起旅游熱潮,推動“花經濟”持續盛放——

 玩轉新“花樣” 塑造新“頂流”

  四野春工遍,柔風動賞心。眼下,江淮大地進入繁花似錦、春色撩人的時節,踏春賞花“火熱”起來,各地以花為媒,紛紛舉辦各類節慶活動。不少地方還玩出了新“花樣”,讓“賞花經濟”看點十足,不僅豐富了群眾春日裏的生活,也進一步釋放了城鄉消費活力。

  搶抓花期引客來

  春日裏,若想在我省觀賞牡丹花,有“南方牡丹觀賞基地”“中國藥用牡丹之鄉”美譽的銅陵鳳凰山便是一個熱門打卡點。

  4月25日,記者在鳳凰山景區看到,紅、粉、白等各色牡丹將山川阡陌裝點得格外美麗。在花叢間拍照,於滴水崖下打卡,游客賞花游玩興致盎然,在景區內感受姹紫嫣紅的繽紛爛漫。

  “牡丹國色天香,不可錯過,這裡品種齊全,非常值得一看。”從蕪湖趕來的游客王蘭蘭説。

  景區運營方、安徽金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震告訴記者,鳳凰山景區牡丹園栽植包括鳳丹在內的各類牡丹200余個品種、10萬餘株,眼下正是最佳觀賞季。

  “我們開啟了鳳丹文化旅游月,舉辦了徒步大會、系列演出、湖上游艇等活動,吸引了5萬名游客前來打卡。”張震説。

  在秀美江南賞牡丹,去紅色老區看漫山杜鵑。來到金寨縣鐵衝鄉高畈村,一進村就能看到青山中處處藏着一抹嫣紅。越接近杜鵑嶺,這抹紅色越是絢爛。

  “我在杜鵑嶺等你。”藍色路牌旁,就是杜鵑嶺最佳賞花點,恣意開放的紅杜鵑吸引了一眾游客前來觀賞。攝影愛好者們紛紛架起“長槍短炮”,對着花海盡情釋放攝影熱情;游客們徜徉在花海之中,在一張張自拍中展露笑顏。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全省各地紛紛推出以花為主題的旅游節慶活動。宿州的“碭山梨花節”、銅陵市郊區周潭鎮的“大山桃花節”以及宣城郎溪縣的新和櫻花、蕪湖三山區的響水澗油菜花、安慶岳西的映山紅等,裝點了春天、美麗了春色。

  “這個春天,我打卡了響水澗的油菜花,去合肥看了櫻花,還在銅陵看了桃花和牡丹花。”銅陵市民張偉説,他在姹紫嫣紅中,與春天撞了個滿懷。

 打造“賞花”新玩法

  以花為媒,融入文旅活動中,感受特色文化,品味特色美食,自然是賞花的應有之義。

  打破賞花只能在白天的時間限制,今年碭山梨花節別出心裁,讓夜游成為亮點。夜幕降臨後,碭山縣梨小萌歡樂果園的熱鬧正式上演,整個梨園流光溢彩、美輪美奐。

  梨小萌歡樂果園的打造,正是碭山縣把梨園“玩”出新花樣的一個縮影。

  在傳統賞花摘梨的基礎上,碭山縣開始有意識地講述梨故事、展示梨文化、豐富梨場景、開發梨味蕾,燈光秀、民俗館、主題式場景秀、梨果樂園等娛樂元素齊上陣,通過打造新場景、新産品、新玩法,更好地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

  賞花與賞黃梅戲相結合也是別有韻味。4月13日,位於銅陵市銅官區的西湖濕地公園內,《女駙馬》《小辭店》《天仙配》等經典黃梅戲橋段唱響,銅陵市藝術劇院專業演員的精彩表演贏得陣陣掌聲。

  “一邊是公園裏盛放的各色鮮花,一邊是婉轉悠揚的戲曲唱腔,賞花賞景的同時還能聽戲聽曲,真愜意!”銅陵市民程女士説。

  今年,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了“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活動,讓游客們觀賞美景的同時,品味到安徽的文化瑰寶。

  賞花要“留量”,也要“流量”。3月31日,樅陽縣舉辦第三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以20多萬畝盛放的油菜花為媒,邀請全國游客前往“山水樅陽”“文章之府”赴一場春天的約會。今年,該縣更加突出本土特色、全民互動,在網絡上提前開設預熱話題,並面向廣大游客舉辦短視頻徵集大賽。

  該縣推出的預熱話題製作了短視頻12條、接受網友投稿87條,播放次數達72萬次。後續通過開幕式、短視頻徵集等持續引流,以“樅陽油菜花”為關鍵詞的信息閱讀量超過20萬次,視頻信息量數千條。

  我省各地以“賞花+”的方式有力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旅游、交通等服務消費快速增長。同時也依託賞花,通過舉辦短視頻大賽等方式,讓各地美景通過網絡&&廣泛傳播,助力當地知名度和旅游形象提升。

 提升“顏值”增“産值”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記者近日走進位於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金塔村的夢思康百合生態莊園,眼前是150多畝盛放的芍藥。艷麗嬌美的芍藥點綴在山野之中,漫步其間,仿佛置身童話般的世界。

  與別處純粹觀賞花不同,這裡的芍藥既為觀賞,也為産業。

  “目前,我在金塔及周邊村流轉2000多畝土地,已種滿百合、赤芍、綠梅等十幾種中藥材,去年産值超過2000萬元。”夢思康百合生態莊園負責人任緒平告訴記者,依託中藥材種植基地四季常綠、季季有花的獨特“藥景”打造百合莊園,考量更多的是引領村裏旅游業發展,把金塔村的知名度提起來。

  “目前,莊園裏有大鍋灶、民宿、垂釣、研學實踐、親子活動、茶吧等特色區域。在這裡可以賞藥景、品藥膳、住民宿、覽山水。”任緒平説。

  如何讓“花經濟”從“一時春”成為“四時春”?從産業發展而言,不僅要展示其“顏值”,更要挖掘其“産值”——將賞花經濟與區域資源進行整合,助力上下游及周邊産業乘勢發展。

  今年,銅陵市郊區周潭鎮將大山村桃花節與“東鄉武術”體育非遺結合,玩出了新花樣,帶來了新流量。

  “桃花節只有一季,我們就依託2A級大山景區、大山桃花節文旅品牌,結合和美鄉村精品示範村建設,全力推進實施佔地1700多畝的大山景區文旅項目。”周潭鎮黨委書記周之棟告訴記者,該項目包括十里桃園、星空小屋、溪畔營地、HAPPY燒烤、親子水寨、稻夢田園等板塊。項目建成後,大山村將會四季有景、季季可玩。

  賞花的同質化、單一性也是制約賞花經濟發展的原因。隨着年輕群體逐步成為消費主體,文旅消費呈現多樣性、多層次、多渠道等特點,各家景區也在主動把握新機遇,增加個性化、多元化和品質升級的配套服務。

  在銅陵永泉小鎮景區,今年油菜花、映山紅賞花季,小鎮內使用“銅錢”的“江南味道”小吃街,農家小院內“農家廚娘”做的地道農家菜,芝麻糕點特色伴手禮等都受到游客的青睞。

  在蚌埠禾泉農莊的米粒花世界,不少團隊前來踏青、賞花、研學,如今這裡加大了文創産品開發力度,設計了禾泉作家村,開設了傳統工藝作坊,推出了研學游、親子游、團建、康養等項目,年接待游客80萬人次、帶動200多人穩定就業。

  華佗百草園景區是亳藥花海休閒觀光大世界的核心景區。4月26日晚,這裡啟動了“燈耀百草園 奇幻中藥游”大型游園燈會,五大主題賞燈區將亳州的歷史、文化、醫藥和風土人情完美融合,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拍照。

  “燈會將傳統燈組和現代高科技燈組相結合,為游客呈現繽紛實景光影藝術。活動將一直持續至10月中旬。”華佗百草園景區工作人員姚永告訴記者。(記者 劉洋)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