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集範圍包含六大類,截止日期為6月30日
近日,合肥市博物館項目有了新進展。作為全市首個綜合性博物館,即將進入展陳策劃與大綱編制階段,並開始向社會公開徵集藏品。
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藏品
合肥市博物館位於東部新中心龍崗路與濱河路交口東北角,計劃於2026年對外開放,建成後,將推動合肥歷史文化傳承和文旅事業的發展。
為進一步完善藏品體系,收藏並展示更多具有合肥地方歷史、文化、藝術特色及科研價值的見證物,豐富展陳內容,助力合肥市博物館按計劃開館。依照法律法規,有關部門開始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以下藏品,徵集時間至2024年6月30日止。
根據徵集範圍,包括反映合肥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和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文物;反映合肥地域內有關人們生産活動、生活習俗等民俗文物資料及行業發展文物資料與文獻資料;合肥籍或在合肥居住過的重要歷史人物的遺物、作品、手稿及有關文獻;反映合肥商業發展歷程和合肥近代化進程的實物和文獻資料;反映合肥人文思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實物或圖像資料;反映合肥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産發展歷程的實物及資料。
館內展陳工作已經提上日程
記者了解到,合肥市博物館儘管還處於建設階段,館內展陳工作已經提上日程。根據規劃,將以展示合肥市(含四縣一市)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為目標,以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的館藏文物為基礎,結合合肥市歷年重大考古發現,合肥重要歷史人物、合肥地域文化特色等,多角度多維度進行展覽策劃。
據了解,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現有館藏文物 3000 多件/套,多數為考古出土文物,少量為近年來徵集文物;時代跨度從商周時期到近現代,文物種類豐富。文物數量較多、較成體系的有陶器、瓷器、銅器、古代錢幣、匾額、書畫等,其他還有金銀器、漆器、玉器、墓誌、石刻、買地券、文房類文物等。
目前,館藏價值較高較具特色的文物有春秋編鐘(1套9件)、唐宋時期端硯和歙硯、北宋九華朱覲墨和黃山張谷墨、北宋毛筆、清李鴻章致吳讚誠信札等。
按照要求,展陳策劃應以合肥地區歷史文化為重點展示內容,注重體現合肥歷史,合肥出土文物,合肥民俗及地域特色,表現合肥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文化影響力,尤其可突出包公、劉銘傳等名人文化。
記者 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