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村又聞“油坊香”-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4/01 08:30:47
來源:安徽日報

油坊村又聞“油坊香”

字體:

  春暖花開,記者來到宿州市埇橋區時村鎮油坊村,空氣中飄着濃郁的菜籽油香。

  位於埇橋區東北部的油坊村有百年歷史,相傳晚清時,當地有一位財主名叫張元一,他從外地買來兩台榨油機,加工菜籽油、芝麻油等,油坊的香氣集聚了人氣,後來形成村落,便有了現在的油坊村。

  歷經百年滄桑,古油坊早已不再生産,油坊村也不再香。直到2022年,在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帶領下,油坊村深挖歷史資源,傳承手工技藝,大力發展木榨油、石磨面等特色産業,讓村裏一批“老古董”“活化石”重新煥發生機,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油坊村再度飄起了“油坊香”。

  盤活老古董 香自一座油坊

  一進村,村黨總支委員王浩朋就帶記者來到一座紅磚小瓦房,一台身形碩大的木榨榨油機就在房中。

  “這是村裏的老古董榨油機,全身都是原木,要七八個人才能合力抬起來。”王浩朋介紹,古油坊廢棄以後,這&木榨機被當作垃圾扔在地裏。直到2022年,村裏決定重建油坊,從池州請了兩個老師傅,根據村裏老人們的回憶,裝了10多天才恢復原樣。

  木榨油的工藝是自清代就傳承下來的。村裏組織老人開展教學,道道篩選,培養了4名傳統油坊工匠。

  油坊村的木榨菜籽油採用熟榨方式,即菜籽炒熟後磨成粉,蒸過後再裹上稻草,壓成餅,最後上榨。榨油時,需要三四個人通力合作,用撞桿猛烈撞擊木榨機上的木楔,從菜籽餅中壓榨出油——這種古法手工榨油,能夠保持原料天然營養成分,油質純、色澤亮,焦香馥鬱。

  “木榨油的原料也有講究,選用的都是本地小黃菜籽,3斤菜籽才能出一斤油,榨出的油又黃又亮。”王浩朋告訴記者,一盒兩斤裝的木榨菜籽油市場價為58元,比機榨油價格高了將近一倍,卻供不應求。去年,村裏共榨了七八噸木榨油,被城裏人搶購一空。

  傳承老工藝 香起一屜饅頭

  去年,在合肥舉行的農産品交易會上,油坊村帶了2萬個柴火灶饅頭。沒想到,半天就被一搶而空,成為會上的“爆款”。

  油坊饅頭為什麼這麼香?帶着這樣的疑問,記者跟着時村鎮鎮長桂晨來到油坊村的産業基地——安徽昌隆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下午三點,饅頭工廠裏幾位女工忙着和面、揉面、做饅頭,趕着在晚飯前送進村銷售。旁邊的廠房裏,一溜排安裝了五口大土灶,一位女工在灶下不停地添着柴火。中間兩口土灶上,兩個大籠屜正冒着蒸汽。女工給記者拿來剛出籠的饅頭,記者嘗了嘗,不僅有嚼勁,還帶着一股清甜的麥香。

  “這個饅頭工廠每天生産5000個手工饅頭,面向周邊村民銷售,供不應求,村民們每天都要早早來排隊搶購。”桂晨説,村裏還生産了冷鮮包裝,準備在電商&&上銷售。

  饅頭廠的隔壁,機聲隆隆,正是村裏的麵粉廠。

  2023年,油坊村與一家食品加工企業合作,在村裏建立了石磨麵粉加工廠。“我們將傳統石磨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採用石磨低溫低速研磨技術,在保證小麥微量元素和營養價值不丟失的同時,鎖住天然麥香味。”桂晨説。

  採用石磨加工麵粉,無法完全過濾掉麥麩,蒸出來的饅頭卻富有彈性,口感也更加豐富,這正是油坊饅頭香的秘訣。

  選好帶頭人 香滿一個村莊

  油坊村地處偏遠,村裏的基礎設施欠賬多,幾年前,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是典型的薄弱村。

  村裏的黨員夏浩傑在外打拼多年,小有所成,看到家鄉十年如一日沒有變化,決心回到家鄉做點實事。

  2021年底村“兩委”換屆,夏浩傑走上&,當着黨員代表和群眾代表的面,誠懇表達了自己帶領全村發展的願望和打算,結果高票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當選後,夏浩傑首先想的就是發展産業。村裏有個廢棄小學,閒置多年,破敗不堪,夏浩傑決心把它盤活。“他把想法和鎮裏一匯報,鎮黨委、政府也全力支持。”桂晨介紹,鎮裏整合了4個村的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資金共400多萬元,幫助油坊村改造廢舊校舍,建起標準化廠房。

  2022年,油坊村成立了安徽昌隆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油坊、石磨麵粉廠、饅頭工廠,並新建糧食烘乾設備5組,形成了集油品加工、麵粉加工、饅頭生産以及糧食收儲、烘乾、農業社會化服務於一體的産業鏈。

  2021年,油坊村集體經濟收入僅有10.6萬元,2023年達到176.11萬元,兩年增長了16倍。2023年底,村集體首次給村民分紅,全村1200多戶,每戶都領到了兩袋麵粉。

  第一次分紅,雖然只有兩袋麵粉,但村民們都非常高興。有了村民的認可和支持,夏浩傑和村“兩委”其他成員們的信心更足了。

  “我們會繼續做大做強油坊産業和麵粉産業,穩定增收。同時努力放大古油坊的網紅特質,文旅結合,打造網紅經濟。”夏浩傑介紹,村裏將結合奎河治理工程,在兩岸河灘種植油菜和桃林,打造“十里桃花”和“油菜花海”旅游項目,創建網紅打卡景點。進一步發揮合作社發展優勢,將農戶的閒置土地集中流轉、整合、統一管理,由合作社進行規模經營。“目前,合作社已成功流轉土地4000余畝,自營種植紫小麥800余畝。預計到2025年底,全村5000多畝土地將全部流轉至合作社。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0萬元。”夏浩傑高興地説。

  今年,油坊村將啟動和美鄉村建設,首批拆遷3個自然莊,重新規劃130畝宅基地,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打造中心村,改善村民生活環境。

  記者離開油坊村時,正是晚飯時間,村民們在饅頭廠前排起長隊,柴火灶上的饅頭熟了,工人揭開蓋子,滿屋煙霧嫋嫋,香氣氤氳。(記者 張玉芳)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