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相傳,這首詩是伯牙摔琴後在鐘子期墳前所作。伯牙摔琴謝子期的故事流傳至今,據説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宿州市埇橋區永鎮鎮關湖村。近日,記者走進關湖村,領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動人傳説,感受玉蘭花開香滿園的醉美風光。
春光明媚,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隨風輕輕舞動,蕩漾出一片波濤洶湧的金色花海。風車輕輕轉動,與油菜花海交相輝映。徜徉在花海之中,微風拂過面龐,慵懶了時光。
伯牙子期的美麗傳説,讓關湖村與音樂結緣,被譽為“中國音樂主題文化第一村”。2016年以來,關湖村“兩委”全力打造音樂主題鄉村,因地制宜走特色鄉村文化發展路子。
“我們結合伯牙絕弦、高山流水遇知音、汾洪江傳説、關鹿湖文化等傳説和典故,陸續打造了知音大舞&、樂曲橋、知音園、老槐樹、民俗館等一大批知音文化配套設施。”關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耀武介紹,這些設施讓伯牙與子期的故事有了可知可感的文化符號,為關湖村的和美鄉村建設注入勃勃生機。
一步一景皆畫卷,步入村裏的民俗館,只見屋內收藏了石碾、石磨、石磙、犁、耙等舊農具,年輕的游客這摸摸那瞧瞧,止不住的好奇心。
村子的東北角,一大片紅玉蘭含苞待放。紅玉蘭的“主人”、回鄉創業的陳炯才這幾天忙得不亦樂乎,趕着種下最新一批的玉蘭樹苗。“育苗基地有1000畝左右,種有玉蘭樹和紅葉橡樹。我現在正在種植春季的樹苗,每天要種五六百棵。”陳炯才告訴記者,隨着育苗基地的建成,唯美的玉蘭花海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每天晚上都會有網紅來這裡直播、唱歌,既增加了我們的客流量,也為關湖村打了‘廣告’。”陳炯才説。
“我們建成網紅小火車、蒙古包等配套設施,結合田野風光,打造田園慢生活落腳點,吸引更多康養游、親子游、團建隊伍等。”陳耀武説,去年,村裏游客量突破了10萬人次。(記者 張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