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巢湖更健康了-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3/28 11:01:30
來源:安徽日報

過去一年巢湖更健康了

字體:

  3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白山鎮巢湖岸邊春景如畫。通訊員 李紅兵 攝

  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寶貝,是合肥最美麗動人的地方。把巢湖治理好是我省打好碧水保衛戰的重點任務。3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聚焦巢湖治理議題,聽取審議了省政府《關于2023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及巢湖流域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的報告》,通過人大監督的方式,詳細檢視過去一年工作,並對今年及未來一段時間深入推進巢湖綜合治理進行全面“把脈”。

  水質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

  根據報告,過去一年,巢湖流域綜合治理交出亮眼“成績單”,巢湖全湖水質、重點河流水質、藍藻水華防控等方面均取得積極進展。

  水質狀況最能反映巢湖治理成效。統計顯示,2023年,巢湖水質保持在IV類,其中2023年上半年平均水質達到Ⅲ類,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總磷、總氮濃度分別比上年下降19.5%、23.4%。重點河流水質方面,巢湖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由2016年的60%提升至2023年的90%以上,8條主要入湖河流均達到Ⅲ類及以上,其中南淝河水質首次達到Ⅲ類。

  水質的改善,來自于持續實施的巢湖綜合治理工程。報告介紹,在巢湖綜合治理中,我省著力推進巢湖點源、線源、面源、內源“四源”同治,實施“碧水、安瀾、富民”三大工程,堅持以河保湖,全面推進34條清水型河流保護性治理工程,重點治理4條入湖重污染河流。圍繞派河流域1幹8支,開展生態環境領域“大起底”排查整治。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去年,巢湖綜合治理工程安排實施項目142個、完成投資104.5億元。截至2023年底,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29座,總處理規模343.2萬噸/日,比10年前增加184.2萬噸/日;巢湖流域所有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理。

  藍藻大規模爆發曾是巢湖的痼疾。近年來我省在藍藻治理方面不遺余力,根據報告,目前,巢湖沿湖共建成打撈平臺48座、藻水分離站5座、藍藻深井處理裝置8座,配備磁捕船及淺水區輔助打撈船只180余艘,建成阻藻圍隔125公里。

  通過綜合運用科技、生態、工程等措施防治,這兩年巢湖藍藻水華面積有所縮減、次數有所下降,防控效果得到持續鞏固。報告顯示,去年,巢湖藍藻水華首次發生時間較上年推遲3個月,4月至10月藍藻發生最大面積比上年減少18.44平方千米,沿湖連續3年保持無明顯異味。

  “山水工程”持續賦能流域生態修復

  流域生態修復是巢湖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在強化流域生態改善方面,報告指出,我省扎實推進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投資151億元實施了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

  記者了解到,“山水工程”根據巢湖流域以湖區為核心、以入湖河流為軸線的向心狀水係特點,按照“一湖兩帶八區”11個生態修復單元,從生態係統整體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統籌實施修山育林、節水養田、治河清源、修復濕地等措施。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巢湖“山水工程”項目中的47個子項目,已完工26個,完成投資94.6億元,超額完成2021年至2023年績效目標。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總面積921平方公里,礦山生態修復面積352.95公頃,水源涵養區生態修復面積20.4公頃,濕地修復面積417.1公頃,河道修復長度110.3公里,林草等植被生態復綠面積3804.7公頃。

  在優化綜合治理機制方面,報告提出,我省強化科技支撐,成立巢湖綜合治理專家咨詢委員會,組建巢湖研究院,構建“數字巢湖”平臺,創新試點生態滲濾島、生態蓄洪區構建等一批先進技術。同時,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創新實行跨界河流聯席會議制度,設置跨界河流“河長助理”,實現河湖長全覆蓋。

  農業面源污染是破壞巢湖流域生態環境的源頭之一。近年來,加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一直是我省在推進巢湖綜合治理中的一項重點任務。根據報告,2023年,我省在整治巢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方面成效明顯,建立了30萬畝綠色種養迴圈示范區,全面推進巢湖一級保護區內12萬畝土地綠色生産,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生態得到修復,讓生物多樣性有了重要依托。據統計,目前,巢湖魚類達到8目16科59種,巢湖濕地資源記錄植物達560多種,鳥類達380多種,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鹀飛臨巢湖。

  係統施治久久為功擦亮“最好名片”

  巢湖治理是一項長期性、係統性工程。報告指出,當前,巢湖保護修復任務依然繁重,主要表現為水生態功能不穩定,受污染底泥總量大且不斷向水體釋放營養元素,湖泊富營養化問題依然突出,氮磷濃度仍處在適宜藍藻生長的區間,規模性水華風險仍處高位。

  根據《安徽省“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在重點區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我省把新一輪巢湖綜合治理擺在重要位置,提出到2025年,實現環湖濕地生態係統功能穩定,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濕地生態屏障基本構建等基本目標。

  保護巢湖流域生態環境,法治是最有力的武器。近年來,圍繞巢湖治理工作,省及合肥市人大常委會立足人大職能,不斷完善相關法規制度體係,並持續開展執法檢查、聽取審議工作報告等多種方式強化監督,以法治力量、法律武器推動巢湖流域污染防治,守護巢湖一泓碧水。

  2019年12月,省人大常委會對《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進行修訂,新版條例于次年3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提出,實行嚴格的環保標準,採取嚴厲的整治手段,建立嚴密的監控體係,有效防治工業污染、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加強生態治理,減輕巢湖湖體富營養化,促進巢湖水質根本好轉。合肥市人大常委會也及時跟進,于2019年制定出臺關于加強環巢湖十大濕地保護的決定,為環巢湖濕地保護提供了法治保障。

  在強化監督方面,省、市兩級人大始終將巢湖治理作為依法監督的重點,持續推動巢湖綜合治理。去年6月,在濕地保護法實施一周年之際,省人大常委會成立執法檢查組,分赴各地開展實地檢查,全面掌握濕地保護法在我省的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中,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同志率隊沿著巢湖岸線,實地查看藍藻治理、濕地修復利用、水質凈化情況。

  對于做好新一輪巢湖綜合治理工作,報告提出,將堅持“四源同治”,加快完善城鄉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扎實推進派河等重點河流治理,大力開展化肥農藥減量、畜禽糞污秸稈利用、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膜回收等工作,實施控磷專項行動,推進底泥、藻泥、污泥資源化利用。同時,實施環巢湖十大濕地生態係統保護與修復工程,加快推進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工程建設,打造環巢湖綠色生態農業帶,繼續加強藍藻治理與防控。(記者 范孝東)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