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膜”力十足-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3/22 11:32:17
來源:合肥日報

合肥,“膜”力十足

字體:

  皖維集團

  皖維集團PVA光學薄膜生産線

  高端功能薄膜,是合肥市新材料産業重點發展方向之一。3月21日,記者從合肥市高端功能膜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上獲悉,目前,合肥在這一領域已集聚皖維集團、合肥樂凱、國風新材等一批創新企業,2023年産業營收規模突破百億元。

  今年,合肥將繼續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開展補鏈、強鏈行動,加快實施重點項目,支持産業協會、聯盟發揮作用,形成新材料産業發展上下聯動、多點布局、發展強勁的良好態勢。

  “十年磨一劍”攻克難題

  在現代工業製造領域,各種高端功能膜,看上去是“隱形”一般的存在,但其功能和地位卻不可或缺。

  聚乙烯醇(PVA)光學薄膜,是液晶顯示産業鏈上游的關鍵原材料。大到液晶電視,小到手機、智能手環,沒有光學薄膜就無法成像。

  可是,由於其高技術壁壘,PVA光學薄膜這一重要原材料曾長期依靠進口,其核心技術由國外少數企業掌控,成為阻礙我國顯示産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大難題。

  作為國內PVA行業的“領頭羊”,皖維集團選擇迎難而上,率先組建研發團隊,開展技術攻關。

  “面對難題,我們能做的就是一次次地試驗。”皖維集團副總工程師柳巨瀾介紹,團隊攻克了光學級PVA的精準設計、合成技術,實現光學級原料自給,同時開發光學膜溶液流延配方體系及高粘流體溶解、擠出、成形熱處理工藝,解決成膜質量穩定性差、氣泡缺陷、拉伸倍率低、條紋等一系列難題。

  2014年,皖維集團經過“十年磨一劍”,實現“從0到1”的突破,建成國內首條光學薄膜生産裝置。

  在技術攻關過程中,皖維集團通過與中國科大産學研合作,在重大工藝、重要材料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進一步打通産、學、研、用一體化通道。

  2021年,皖維集團與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大技術創新團隊深化合作,發揮聯合實驗室的成功經驗,聯合組建安徽皖維先進功能膜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為安徽首例與高校成立研究院公司的省屬企業,集中開展高端功能薄膜樹脂材料、PVA光學薄膜及偏光片、PVB膠片等産品研發。

  2022年,皖維集團建成國內首條寬幅液晶顯示器用PVA光學薄膜生産線,實現重大設備國産化和PVB樹脂及膠片等新材料産業提質擴量發展,讓PVA光學薄膜研發和産業化邁上新&階。

  從創新源頭促進産業創新

  PVA光學薄膜,是合肥高端功能薄膜産業不斷進擊的一個縮影。其實,合肥擁有的“膜”力,也遠不止於此。

  被業界稱為“黃金薄膜”的聚酰亞胺(PI)薄膜,是當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有機高分子絕緣薄膜材料之一。它能在330攝氏度高溫下連續穩定工作1000小時,具有優異的絕緣、耐高低溫、耐腐蝕、耐輻射等性能。

  這層薄膜“外衣”,上天能伴火箭升空、助登月探星,下地能陪高鐵飛馳。作為國家戰略性基礎材料,PI薄膜在微電子、集成電路、柔性顯示、5G通訊、航空航天、國防軍事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

  國風新材就是一家致力於PI薄膜研發與産業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近年來,國風新材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突破了國外技術壟斷,GC薄型PI碳基膜、高耐穿刺PI黑膜、GFT-1型超薄PI薄膜等多個産品實現國産化替代。在此基礎上,公司持續推進芯片封裝用PI薄膜、柔性顯示屏襯底用PI漿料、光敏聚酰亞胺(PSPI)光刻膠等先進PI材料的研發與産業化,均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以PI膜“産研銷”一體化發展為主線,國風新材加速構建規模化發展格局,闊步向行業龍頭目標邁進。

  合肥市新材料産業專班工作人員沈國章介紹,近年來,合肥聚焦“芯屏汽合”“急終生智”主導産業配套需求,大力發展新材料産業,産值規模年均增速13%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增速25%以上,目前,已集聚規上工業企業168家,2023年實現營收740.59億元。

  在高端功能薄膜領域,目前,合肥在電池隔膜、光學聚酯薄膜、空氣凈化膜等功能膜材料方面均有布局。皖維高新聚乙烯醇(PVA)、高強高模PVA纖維産能居全國第1、世界第2位;合肥樂凱填補我國新型顯示前端光學膜材料短板;國風新材在聚酰亞胺薄膜領域全國領先;合肥長陽、黑貓科技等一批創新企業加速成長。全市高端功能膜産業呈現高速度、高質量、高融合的良好態勢,2023年營收規模已突破百億元。

  站在新的起點,合肥如何釋放更大的“膜”力?

  2023年6月以來,市新材料産業專班在現場調研中發現,合肥高端功能薄膜産業相關企業一致認為,成立聯盟,集聚更多創新資源,很有必要,正當其時。合肥市高端功能膜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由此應運而生。

  沈國章&&,作為功能膜産業發展的重要&&,該聯盟將充分發揮成員單位各自的優勢和特點,促進産、學、研、用相結合,從創新源頭促進産業創新,共同突破産業面臨的瓶頸性問題,進一步提升高端功能膜産業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本報記者 李后祥 文 高勇 圖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