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掛麵走上“實心”産業路-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2/18 17:16:47
來源:皖西日報

“空心”掛麵走上“實心”産業路

字體:

  葉集區三元鎮灃橋村安徽&家農副産品開發有限公司的無塵風晾車間內,兩米多長的掛麵細絲散發出麵粉的清香。本報記者 王麗 攝

  春節前,傳統手工掛麵進入銷售旺季。在葉集區三元鎮灃橋村安徽&家農副産品開發有限公司的無塵風晾車間,工人們尤為忙碌,雞鳴起身,鹽水和面,分面、搓條、挂架、抻面,在靈活的拉抻下,原本只有幾十厘米長的麵條變成了兩米多長的細絲,根根豎立,絲絲分明,散發出麵粉的清香。

  手工掛麵不僅是老少皆宜的餐桌美食,也因“和順”“長壽”“思念”等不平凡寓意,成為潛移默化於生命裏的鄉土情思。葉集手工空心掛麵歷史悠久,曾被列為皇家貢品。如今,作為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其不僅熱銷全國,而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特色産業,以千絲萬縷,鋪就了一條“富民”坦途。

  一把正宗的空心掛麵,必須具有條細心空、手感光潤、直而不折、久煮不煳、光筋爽口等特點。因此,賦予掛麵諸多優點的關鍵,在於其製作工藝,所謂“妙在空心中,奇在手工處”。在葉集,提到空心掛麵,大家都知道三元鎮灃橋村的&建成。作為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葉集手工空心掛麵工藝代表性傳承人,&建成自幼跟隨父親、爺爺學習製作手工空心掛麵,每一道工序,他都爛熟於心。“鹽和水的比例要把握好,天氣條件也非常關鍵。獨特之處是面細如絲,絲中有微孔。原因在於面體經多次發酵,晾曬過程中面的表層漸幹定型,內部仍然潮濕,掛麵由內向外收縮,形成空心狀態。”在無塵風晾車間,&建成信手拈出一根掛麵介紹道,“從每年的10月份開始,就進入了做掛麵的繁忙時節,訂單就開始多了起來,多數銷往江浙滬等地。”

  在灃橋村,有着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的村民不在少數,在傳承人的發掘和改進下,製作技藝得到充分發展。近年來,在黨委、政府的引導下,該村立足實際,堅持雙管齊下,一方面緊緊圍繞非遺傳承主題,積極推進特色農産品深加工(掛麵村)建設項目,做好空心掛麵製作等傳統工藝的保護傳承;另一方面融合一二三産發展思路,把空心掛麵等非遺産業作為鄉村産業振興、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通過傳統工藝與現代化設備的有機結合,改良和創新産品長效發展,把代代相傳的空心掛麵加工技藝,優化發展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化的鄉土文化産業。同步建設鄉愁文化園和電商孵化基地,延伸拉長上下游鏈條,促進優質産品銷售,推動配套行業集聚協同發展,加快實現灃橋産品走出去和農業産業的“接二連三”。

  “一把掛麵”從家鄉味道變成了“致富法寶”。葉集手工空心掛麵也走上了一條品牌化、市場化、産業化的煥新之旅。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