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車啟動,注意安全!”隨着指揮一聲令下,吊車緩緩將閥門吊起,一旁的工人們帶壓開孔,為供水管道接上分支水管。近日,位於和縣烏江鎮的卜陳增壓泵站內一片繁忙。
卜陳增壓泵站是和縣實施擴容的泵站之一,建成後每日供水量將從1.8萬噸增至3萬噸,覆蓋人口將達到18萬人。
近年來,和縣採取擴建增壓泵站、新建備用水廠、改造鋪設管網等措施,打破城鄉供水二元結構,推動供水一體化。“以前水量小,還發黃。”和縣西埠鎮雙廟村村民范仕仙擰開家中的水龍頭,隨着清澈的自來水“嘩”的一聲噴涌而出,他感慨地説,“現在不一樣了,水又大又乾淨,好用得不得了!”
過去,西埠鎮屬於原范橋水廠供水區域,該水廠從得勝河取水,一到枯水期,供水量驟減,且制水工藝不高導致水質差。記者了解到,像范橋水廠這樣的農村小型水廠,和縣共有11座。為節約成本,大都就近在內河或水庫取水,受環境和氣候影響大,難以滿足居民用水需求。
“以鄉鎮為收購主體,由縣水利局牽頭,縣直有關單位配合,共同推進全縣農村水廠收購移交,移交後由和縣華水水務有限公司統一接管、運營和服務。”和縣水利局局長張平介紹,去年以來,和縣響應群眾呼聲,推動農村小型水廠收購兼併,截至目前,已與所有農村小型水廠簽訂收購協議,並完成10座水廠的移交,基本實現農村水源置換,讓全縣7個鄉鎮的群眾喝上長江水。
和縣還重新規劃設計供水管網,鋪設供水主管道168.5公里,改造鋪設二、三級管網約460公里,涉及全縣22個行政村,織密供水“一張網”。
今年,和縣計劃投資1億元升級智慧水務,以“智慧大腦”賦能水務管理,建設全域智慧水務監管調度平台,實時監測水質、水壓等,實現水源地到用戶終端的全程監控,讓群眾喝上高質量飲用水。(記者 賈克帥 通訊員 鄭穎)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