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將改造老舊小區988個-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1/20 10:34:03
來源:合肥晚報

2023年安徽將改造老舊小區988個

字體:

  新增城市停車泊位48萬個

  廬陽區大楊鎮唐崗復建點回遷安置房全景(資料圖片) 記者 張正朋 攝

  合肥市龍王片區城市更新改造(資料圖片)  記者 張正朋 攝

  1月18日,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今年全省將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套(間)、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988個、新增城市停車泊位48萬個。

  探索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制度

  2023年安徽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運行,群眾住房條件持續改善。全省房地産投資、銷售總量保持在全國前9位,一、二手房交易面積合計7642萬平方米。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統籌棚改安置房、保租房、公租房建設,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8.38萬套、竣工16.38萬套,實施公租房保障81.35萬戶,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12.33萬套(間)。此外,推動老舊小區樓道、環境、管理“三大革命”,改造老舊小區1273個,惠及居民24.08萬戶。

  今年,安徽將繼續穩定和規範房地産市場,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套(間),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2萬戶。改造城市危舊房2351套,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988個。

  推進“好房子”建設,引導房地産開發企業建設高品質住宅,滿足居民多樣性住房需求。推動商品房開發方式、融資方式、銷售方式轉型,有力有序推行商品房現房銷售。積極探索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指導支持合肥、蕪湖做好試點工作。

  建設300個以上“口袋公園”

  去年,以舉辦園博會為契機,安徽全面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品質,新增、改造城鎮園林綠地面積2900萬平方米,開放共享城市綠地304處、面積1473公頃。

  今年,安徽將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以綠色低碳理念引領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轉型。

  實施城市污水管網整治攻堅行動,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網1500公里以上,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40萬噸。鞏固地級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基本消除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

  開展城鎮園林綠化品質提升行動,新增改造提升城鎮園林綠地面積1500萬平方米以上,建設城市“口袋公園”300個以上、城市綠道350公里以上,常態化推進公園綠地開放共享。

  落實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指導合肥等市率先執行城鎮新建民用建築75%節能標準。大力發展星級綠色建築,推進裝配化裝修,新竣工綠色建築面積佔比95%以上。

 新增城市停車泊位48萬個

  今年,安徽還將着力提升城市建設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啟動城市更新省級立法,研究建立城市設計制度,完善城市更新技術標準體系,推進43個城市更新片區(單元)建設。加快完整居住社區建設,補齊一老一幼等設施短板,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聚焦國家重點支持、地方迫切需要的市政管網、污水處理、排水防澇、供水設施、道路交通等領域,謀劃實施一批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力爭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1400億元以上。新增城市停車泊位48萬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5萬個;全省城市建成區海綿城市面積達44%以上。

  加快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加強供水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開展城市供水規範管理評估。推動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深化城市精細治理。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質效,力爭地級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5%。

  常態化開展背街小巷、城中村、農貿市場等重點區域環境衞生治理,再建一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廳示範區域,打造“最乾淨城市”。

  歷史建築數位列全國第三

  2023年,安徽在全國率先開展歷史地段普查認定,形成歷史地段潛在名錄300處。新增歷史文化街區2片、總數37片,新增歷史建築146處、總數6147處,歷史建築數位列全國第三。新增中國傳統村落70個,突出村居村容村貌一體提升。

  今年,全省將進一步健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整體保護利用。強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啟動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省級立法,編制全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分區分類提出傳統村落保護髮展指引。推進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築普查建檔,開展瀕臨倒塌、嚴重損毀的傳統建築搶救性修繕保護。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