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有滋有味】金玉滿堂“苞蘆松”-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3 12/15 11:05:05
來源:休寧縣委宣傳部

【休寧·有滋有味】金玉滿堂“苞蘆松”

字體:

  無論在城裏,還是鄉下,休寧人都很講究待客之道。客人來了,一杯清茶總是要奉上的,熟稔一點的,上一盤花生或瓜子;更熱絡的,則是茶葉雞子或澆頭面的待遇了。

  作為一個外地人,行走在率水上游的流口、鶴城、汪村一帶的大山裏,你一旦進了山裏人的家門,在八仙桌邊的長條凳上坐定一會兒,主人會端上一盤黃澄澄的東西,香噴噴的還冒着熱氣。請你嘗嘗,你疑惑地問:這是什麼呀?

  主人笑應:這是黃金葉呀!弄得你更是一頭霧水。

  我可是知道它叫什麼,而且很早就吃過。

  上世紀六十年代,作為醫生的母親在鶴城,時不時地托放排的師傅帶幾捆柴薪來,還有一個布袋子裝着的食物。師傅説,這叫“苞蘆松”,玉米粉做的。

  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走水路沿率水順流而下:流口、溪口、閔口……木()排在水上要走好幾天。苞蘆松焦幹焦幹的,再放也不會壞。

  吃前要放在鐵鍋裏炸一炸,那“呲啦”的聲音和迅速膨脹起來的金黃身段連同玉米的縷縷芳香,一同成為我少年時代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

  深秋季節,終於自己駕車進山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流口鎮流口村) +齊欣13965226321

  新安源頭 齊欣/

  流口—鶴城—右龍這段路很美。彎彎曲曲的柏油路仿佛是一條青灰色的巨蟒,呼地一下從一大片綠草地或茶園裏鑽出來,然後就在大山叢中匍行、游走。

  小溪清澈,水邊是烏桕銀杏,五彩斑斕。走進一個村子,狗徹底喪失了自己的立場,一見生人來了,居然低聲下氣地發出討好的哼哼聲,然後搖頭擺尾地引領着你直奔主人家的房子。

  房子是三層樓,門口擺放着幾個大篾匾,篾匾裏,均勻地佈滿着黃色的片狀物,在秋陽下舒展自如。

  這就是苞蘆松。

  秋高氣爽,正是晾曬它的好日子。同時被晾曬的,還有筍幹、豆角、紅薯乾等;幾個表面凹凸不平的老南瓜,擠在墻根的向陽處。

  村子依山而建,從上往下望,家家戶戶門口都有幾個大篾匾,更多的是一些特製的晾曬工具,橫的豎的,林林總總。

  銀杏樹長在房前屋後,滿樹金黃披掛,間或有傘狀的葉子慢慢飄落。整個村子儼然一個金色的世界,疊金舖黃,炫目璀璨;紅紅的辣椒一挂挂地點綴其間,相得益彰,愈發如畫一般。

  這才是真正的“曬秋”,自然、實在、淳樸,沒有一丁點作秀的成分,讓人看了好生喜歡。

  我突然感到,在這裡走走看看,很是愜意舒適,這個時節,物當然要曬,人也是要曬的呀!

  走進一戶人家,正好在做苞蘆松。主人是位中年婦女,很熱情,一邊操弄,一邊介紹,丈夫則是她的助手,埋頭幹活,沒什麼話。

  它的製作過程不複雜,大抵如此:玉米粒曬乾磨粉去皮,加水攪拌煮成糊狀,經固、切片、晾曬等工序;吃時再投放油鍋煎炸,舒展膨脹上浮即可食用。

  一覽無余,除磨粉去皮環節外,全過程手工。

  女主人手腳利索,她攪拌不停,往糊裏倒芝麻。

  “芝麻好看,吃起來可添香味。”

  “這攪拌大有講究,攪不到位就會有一些小疙瘩沉澱在糊裏面,影響質量。”

  我聽了頗有同感。當年家裏煮玉米糊吃,水燒開了,粉倒進去,得要快速均勻地攪拌,稍有遲頓,就會起疙瘩,父親的眉頭緊皺,像要擠出水一樣。

  女主人聽説我做過玉米糊,就把攪棍給我,當眾表演一下。

  我連連擺手,心想:這一大鍋東西倘若砸在我手裏,怎麼交代得了?

  接下來就是放進一個個木盒裏冷卻加固,要十小時以上時間;

  然後就是切片。切不用刀子的,工具是一種特製的弓,弦是細細的魚線,每條線的間距很小,就是一片苞蘆松的厚度。這樣切下來厚度均勻,有模有樣。

  最後就是晾曬了,太陽大、日頭足的話,至少也要三天。  

  圖源:休寧縣融媒體中心

  正在晾曬的苞蘆松 休寧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曬好的苞蘆松,如同一片片黃金葉,這個比喻太形象了!

  説着看著,那邊油鍋裏已經沸騰了。一下子,一大盤香噴噴亮閃閃的苞蘆松就端上來了。我們也就不客氣了,手直接在盤裏拿,接着就是一片“叭嚓叭嚓”的聲音。

  “炸苞蘆松要用菜籽油,特別香。”見朋友要買兩包帶回去給家人品嘗,女主人特別交待。

  此地山高産好茶,釅釅地泡一杯,就着清香松脆的苞蘆松細嚼慢咽,看對面青山逶迤,聽屋前流水潺潺,有人急不可待地吟詩了,弄得苞蘆松的碎屑從嘴裏往下掉。

圖源:休寧縣文化旅游體育局

  苞蘆松 休寧縣文化旅游體育局供圖

  苞蘆松讓這個時節的鄉村忙忙碌碌。女主人説忙得高興,這一陣忙下來,她家差不多有萬把塊錢的收入。政府也給力,光“苞蘆松節”就舉辦了好幾屆,每屆都很熱鬧紅火,像過年一樣,苞蘆松的牌子愈發響亮。

  頗有休寧特色的“狀元宴”,水陸雜陳的十幾道菜裏,苞蘆松忝居其中,作為綠色食品,它大大方方,從從容容地從深山裏走出來,很受大家的追捧。一大盤上來,迅速告罄,然後再添。

  名字也是起得大富大貴:金玉滿堂。  

  作者:許若齊

  視頻:休寧縣融媒體中心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