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丨安徽潛山:記得住“鄉愁” 看得見“遠方”-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3 11/26 09:32:15
來源:新華網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安徽潛山:記得住“鄉愁” 看得見“遠方”

字體:

  新華網合肥11月26日電(李東標 劉漢迪)地處安徽省西南部的潛山,素有“皖國古都、二喬故裏、安徽之源、京劇之祖、黃梅之鄉”的美譽,“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的天柱山風光聞名遐邇。

  近年來,當地立足自身優勢,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養“四宜”特色村鎮,推動産業、生態、文化、人才、組織“五大振興”,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不僅讓人們記得住“鄉愁”,更看得見“遠方”。

  潛山市官莊鎮景色。新華網發(吳志和 攝)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白墻黛瓦、樹影婆娑、流水潺潺……走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柱山腳下的潛山市黃鋪鎮黃鋪村,一幅幅畫裏鄉村美景映入眼簾。

  黃鋪村屬于典型的丘陵地區,農田耕種條件較差。“黃鋪是個泥巴崗,泥土板結禾不長,三天無雨苗發黃,好女不嫁黃鋪郎”,這首民謠曾經是黃鋪村的真實寫照。

  黃鋪村新貌。(受訪者供圖)

  黃鋪村黨委書記王紹南介紹,黃鋪村于2011年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按照“雙環並舉,環內建設美麗鄉村,環外發展特色産業”和“因地制宜,依山就勢,不搞大拆大建,整治與保護並重”的思路,發展鄉村産業、美化鄉村環境、改善鄉村公共服務、傳承鄉村特色文化,提升鄉村治理水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黃鋪村一角。(受訪者供圖)

  “鄉村建設是為農民建的,要尊重農民的意見,遵循鄉村發展規律,保留鄉村特色風貌,不搞縮小版的城市。”王紹南説,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關鍵是規劃先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也要“兩手抓”。

  近年來,黃鋪村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村社一體、村企共建、多方共贏”的發展模式,村集體成立了合作社和公司,發展鄉村産業,做強集體經濟,建成農産品展銷中心、鄉村振興館、旅遊打卡點等項目。

  黃鋪村鄉村振興館外景。(受訪者供圖)

  同時,依托美麗鄉村集群、農林觀光採摘基地、世界地質公園科考點等特色資源,黃鋪村建設自行車綠道、黃鋪鄉村旅遊服務中心等,打造“最美鄉村·黃鋪慢莊”慢生活休閒體驗區,舉辦桑葚採摘節、攝影大賽、美麗騎行等特色活動,逐步實現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的轉變。目前,黃鋪村現有固定資産1.5億元,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19萬元,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近3萬元。

  黃鋪村也從一個發展落後村,變成經濟富足、鄉風和諧的“明星村”,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稱號。今天的黃鋪村,美麗“家園”、幸福“樂園”、綠色“花園”、産業“果園”正從願景變成現實。

  “皖美潛宿”敲開鄉村振興致富門

  初冬時節,天柱山雲霧繚繞,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遊玩。盤山公路兩邊,一幢幢特色民宿鱗次櫛比。

  依托美麗的山水風光,潛山市利用閒置農房,大力發展“原味風貌、風味美食、韻味主題、品味配置、趣味行銷、回味服務”六味民宿,建成了環天柱山中高端精品民宿集群。“皖美潛宿”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讓原本寂靜的潛山鄉村熱鬧起來。

  大山中的海心谷民宿。新華網發(仰燾 攝)

  據了解,在推進民宿産業發展中,該市從設計理念上下功夫,在體驗內容上做文章,差異化發展、個性化打造。積極引導民宿業主引入特色餐飲、健康休閒、文創産品、戶外運動、會議接待等配套業態,滿足休閒度假、旅途住宿、農事體驗、工藝研學等不同需求。

  在陶田遇民宿,感受“非遺”古陶與四季花海的激情碰撞;在西津渡民宿,以書為伴,枕水而眠;在知竹軒民宿,臥聽雨打絲竹聲……如今,潛山民宿正向個性化、多樣化和場景化發展,各式各樣的民宿,已成為遊客追尋的“詩與遠方”。

  “這幾年,為了把遊客留住,我們打造了桃園網紅軌道小火車、軍旅親子體驗園、官莊孝義博物館、余大化故居等一批特色旅遊景點,每年舉辦官莊孝義文化旅遊節暨桃花節。”潛山市官莊鎮官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余曉八介紹。

  陋室邂逅民宿。新華網發(仰燾 攝)

  為推動潛山民宿的快速發展,潛山市先後出臺《潛山市民宿業發展規劃》等一係列政策文件,從政策扶持、公共服務、項目用地、證照辦理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著力推動民宿集聚化、品牌化、特色化、規范化發展。

  據潛山市文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以真金白銀支援民宿産業發展,對符合標準的精品民宿實行“以獎代補”,按經營面積分級給予1000—2000元/平方米獎勵,單個民宿最高可獎補160萬元。該市還創新推出“民宿貸”特色金融産品,最高可貸500萬元。

  山腳下的民宿群。新華網發(仰燾 攝)

  從特色餐飲到農事體驗,從康養運動到親子研學,潛山市結合“四宜”特色村鎮建設,構建起“民宿+生態農業”“民宿+休閒旅遊”“民宿+戶外運動”“民宿+康養”“民宿+研學”等融合型經濟新業態。截至目前,潛山市已建成運營精品民宿70余家、普通民宿200多家。

  傳統村落“活起來”又“火起來”

  潛山市龍潭鄉萬澗村位于大別山區,是一座被萬畝竹海環繞的古村落,擁有獨具特色的皖西大屋、古戲樓,保留著唱黃梅戲、舞獅子、戲花燈等傳統文化形態,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但同時也面臨建築年久失修、農村空心化等諸多問題。

  航拍萬澗村風光。(受訪者供圖)

  為了讓傳統村落“活起來”,近年來,當地以“四宜”特色村鎮建設項目為抓手,投資1600萬元,對包括距今有500多年歷史的楊家老屋在內的古民居進行保護修繕、升級配套設施、整治靜態水面及河道等。

  如今的楊家老屋,面貌煥然一新,搖身一變成為了民俗博物館。楊家花屋則被改造成青年旅社,每年接待研學遊客近2萬人次。

  “我是在楊家老屋長大的,原來的屋子因年久失修破舊不堪,現在政府重新修繕後,煥然一新,門口還修了柏油路,我們感覺很幸福。”年過八旬的萬澗村村民楊如華高興地説。

  竹海掩映下的徽派民居。(受訪者供圖)

  萬澗村在做“活”傳統村落保護的同時,也帶“火”了鄉村旅遊産業。來自貴州的遊客汪韻涵深有感觸地説:“整個村落非常古樸,歷史感很強。作為一個遊客,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村落文化,體驗感很好。”

  萬澗村黨支部書記楊曙明表示:“近年來,我們致力于在‘保護優先’與‘創新活化’之間尋求平衡,賦予古村落新的時代內涵,留住了鄉愁,吸引了遊客,富了一方百姓,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萬澗村風光。(受訪者供圖)

  聚焦“大保護”、著眼“新創意”,潛山市對于納入潛山市級以上文保單位的村鎮,探索走出可復制、可推廣的“保護+”鄉愁、民宿、體驗等農文旅融合模式,實現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鄉村振興共融共進。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公布全國首批63個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名單,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成功入選,成為全省兩家上榜單位之一。

  下一步,潛山市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打造皖山皖水邊的徽風皖韻“皖美鄉村”。潛山市委書記梅耐雪表示,潛山市將堅持以“文”賦能、以“特”強産、以“精”制勝,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踐路徑,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