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蕭縣以“農”築底,以“文”化人,以“旅”促興,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四力齊發”按下和美鄉村建設“加速鍵”。
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成功入選2022年度安徽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實施農村道路“進村入戶”約325公里,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約3834公里。加快推進城鄉交通建設,實現23個鄉鎮城鄉公交全覆蓋,開通城際客運班線13條,所有鄉鎮及建制村、自然村均通硬化路,實現全部建制村100%通客車。深入推進蕭縣“百村示範、全域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深入實施“三大革命”“三大行動”,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實現全覆蓋。推深做實“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白土鎮費村、錦屏街道王典社區、楊樓鎮新廷社區獲選為2023年第一批省級美麗宜居村莊。
特色産業是發展“農文旅”融合的基礎,蕭縣特色種植業多點開花,“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産業地圖加快形成。白土鎮張村以葡萄種植打造葡堤原鄉休閒度假區現代農業示範園;費村社區以倒流河景觀資源,着力打造集農業觀光、採摘體驗、民宿休閒於一體的農旅融合示範産業,推動和美鄉村建設提質升級。統籌各鄉鎮積極推進“庭院經濟”,利用院落空地、房前屋後等閒置空間與資源,打造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鎮、村莊27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治理廢棄礦山30個,人工造林6000余畝,清理河道約450公里,綠地增幅、增量和人均面積均位居全省縣城前列;加強水污染防治,國家、省市考核斷面和縣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十四五”以來,全縣完成31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23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23個鄉鎮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及74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積極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2022年全縣林業産業産值約98億元,創建“皇藏峪”“皖槐1號”“桃神”“桃時代文化”品牌4個,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此外,蕭縣區充分發揮“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優勢,在劉套鎮連續舉辦30屆“桃花筆會”,以“區域融合書畫先行”為主題,每一至兩年舉辦一次長三角綜合性書畫藝術節慶活動,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書畫産業市場。依託丁裏鎮等白山羊養殖基地,充分挖掘伏羊文化,通過品羊湯、賞書畫、覽特色農産品,彰顯蕭縣人文歷史、書畫藝術、非遺民俗等文化魅力。大力挖掘文化資源,規劃老博物館片區,聖泉水墨小鎮、畫家村文旅融合項目,培育新興市場,打造蕭縣書畫市場新的品牌亮點。(張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