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菊花進入採摘季,在深渡鎮定潭村黃山貢菊智慧農業示範基地,村民趁着晴好天氣採摘菊花,田間地頭一派繁忙。

11月16日,村民正在採摘黃山貢菊。(新華社記者曹力攝)
黃山市歙縣是首批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縣。近年來,該縣把數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方向,實施“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安徽移動黃山分公司依託5G網絡、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搭建5G+數字鄉村智慧農業雲&&,助力數字化與農業産業發展深度融合。
據了解,智慧農業雲&&建設主要包括智能蟲情測報燈、大田氣象站、溫濕度傳感器、光照監測器等各類設備,通過採集種植面積、歷史産量、病蟲害以及光照、雨水、溫濕度等相關數據,建立“數字化分析模型”,實現對特色産業種植、生産、銷售、倉儲的全流程信息化採集與智能化監管。“該&&上線以來,解決了管理低效、費時、費力等問題,有效提升了農業管理的科技化水平。”歙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方培銘説。

中國移動5G智慧農業物聯網監測設備。(李貴平攝)
5G賦能,推動“老把式”變成“新農人”。“傳統種植管理,僅憑經驗決定是否澆水,菊花病蟲害治理也存在困難。現在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實時查看基地土壤數據、病蟲害等信息,實現精準澆水、施肥、殺蟲。”黃山花辰尹生態農業基地負責人張興&&,“菊花産量和質量越來越好,貢菊畝均乾貨達到100至120斤左右,價格也隨之提升。”

11月16日,基地負責人通過蟲情測報分析設備查看病蟲害情況。(李貴平攝)
近年來,歙縣加快數字化在産品溯源、蟲害預測分析、精準施肥等領域的推廣應用,通過5G+數字鄉村智慧農業雲&&,全面推進茶葉、菊花等特色産業數字化升級。目前,該縣通過“&&+試點”模式,已拓展枇杷、葡萄、菊花等品種共計8個智慧種植基地項目落地。(胡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