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數字化造紙流水線前,只見6.6米寬的紙張從造紙機出口“飛”出,每分鐘可出紙1000米。
“這是我們去年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幅寬6.6米、車速1000米/分鐘的寬幅高速造紙機,打破了6米以上高速紙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目前,我們又研發了幅寬8.6米、車速2000/分鐘的新設備。”安徽林平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善彬對記者説。
該企業原是一家傳統造紙企業,在蕭縣相關部門支持下,走上技術進步道路,持續迭代升級,先後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日前又晉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在打造“小巨人”過程中,蕭縣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幫助企業破解技術、資金、用地、市場等發展難題,為企業發展鋪平道路。經過精心培育,該企業躋身全省民營企業製造業50強,並成為宿州市首家籌備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企業。
正值上市申報關鍵時期,林平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自備電廠接入系統審查工作遇到難題,蕭縣經信局負責人主動協調宿州供電部門,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同時,相關部門負責人為企業成功申請了660萬元數字化轉型補助,並和金融機構進行對接,為企業發放1億元貸款。
最近,券商來到蕭縣對該企業進行輔導,發現部分不動産相關證件缺失。蕭縣不動産登記中心負責人得知後,立即協調相關部門,啟動“幫辦督辦”機制,簡化辦事環節,及時補辦了手續。
今年以來,蕭縣把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作為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幫助中小企業“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引導和支持企業聚焦實業、做精主業,走專精特新之路。該縣開展“局長送服務”“局長坐窗口”“局長走流程”“局長跑貸款”“黨工委書記現場辦公”等活動,推動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現場辦公,為企業紓困解難。
截至目前,蕭縣已培育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記者 何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