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憩鳳凰山,一睹牡丹風采;嬉戲太陽島,盡享沙灘之樂;觀景永泉農莊,飽覽春色之美;坐立天井小鎮,傾聽青銅之音……置身山水義安,目之所及是青山碧水,耳之所聞是鳥啼蟲鳴。
一花一草皆成景,那水那山儘是詩。銅陵市義安區緊臨長三角,地處八&&皖江中心,交通區位優越,區域內文旅資源豐富,青銅、長江、紅色等多元文化因素在這裡融匯碰撞。近年來,義安區依託自然資源稟賦,創新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探索了一條農旅融合+生態旅游的發展之路,用“老家底”做出文旅發展“新大餐”。2023年上半年,全區共接待游客約210萬人次,實現旅游業收入約13億元。
整合資源巧銜接 打造“想來看”旅游目的地
九月的犁橋水鎮,風細柳斜,煙雨迷蒙,宛若夢裏水鄉。順着景區內曲折的道路行走,隨處可見小橋流水和粉磚黛瓦的馬頭墻,充滿了濃郁的江南特色和徽派氣質。
犁橋水鎮景區夜景,流光溢彩,如夢似幻。
今年“五一”和“端午”,很多人選擇放慢腳步,去義安的鄉村來一場漫游,在秀美鄉村中望山看水。4月28日犁橋水鎮盛大開園,推出本地居民免費入園優惠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觀游覽,自開園以來共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
在這裡,游客可以泛舟河上,閒坐在搖櫓船上,領略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情。可以夜宿水鄉,住一晚特色民宿,在詩意裏獨享慢生活。
坐擁山水稟賦,做足山水文章。據了解,近年來,義安區狠抓旅游項目建設、品牌創建、文旅融合發展,建立完善區域旅游重點項目庫,編制旅游招商項目30多個,總投資超100億元,先後打造了永泉·憶江南12景、鳳凰山景區銅草花公園、犁橋水鎮等一批旅游精品項目。
游客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金塔村百合種植基地觀賞游玩。
整合特色資源,加快景觀建設。依託梧桐花谷、夢思康百合莊園等農業種植基地,大力培育觀光農業、農耕體驗、研學實踐等農旅産業,成功將梧桐花谷打造成 4A 級景區、夢思康百合莊園打造成 3A 級景區。永泉農莊歷經 19 年,由農莊發展成為集以憶江南 12 景、旅游民宿、江南味道小吃街、養生溫泉等為核心旅游項目的省級旅游度假區;通過優化景觀銜接,全面展現特色。依託犁橋藝術文化村、犁橋水鎮等精品示範點,加快規劃建設以突出地方特色、彰顯美麗鄉村為亮點的觀光休閒區塊;通過探索毗鄰景點,建設聯動機制。依託九鳳路旅游風景廊道,統籌規劃設計觀光旅游路線,有效銜接景觀帶,讓游客能夠“一站式”盡興體驗。
完善保障強配套 建設“留得下”旅游硬環境
近年來,義安區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全域旅游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成旅游綜合服務中心 14 座,累計新建改建旅游廁所 83 座,通景道路總里程已超 300 公里,旅游公交線路 7 條,公交旅游站點 100 余個,新增旅游停車位 1000余個,過境短信每日發送約 5000 條。
同時,加強規範食宿保障。積極鼓勵村民整合自家閒置資源,利用既有住房、農家小院等作為營業場所,開設特色小吃、農家飯店、生態民宿等,延長游客在鄉村停留時間,真正讓游客能夠“留得下”。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精品民宿 10 余家,三星級及以上農家樂 65 家,擁有民宿床位 500 余張。
推進産品精深加工。永泉旅游度假區成立了 4 個農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種植協議,發展綠色農業,培育出木榨菜籽油、永泉芝麻丸等系列農旅産品 15 種。夢思康百合莊園充分利用園區康養資源,創作出10 余種菜品,形成夢思康藥膳品牌。銅陵鳳丹、銅陵白姜既是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也是重要的旅游伴手禮。銅草花等一批電商企業發展強勁,展銷本土特色産品200 余種,有效帶動了農特産品銷售。2022年,全區實現農村産品網絡零售額 2.18 億元,同比增長 40%。
創新宣傳立品牌 形成“體驗佳”旅游新風尚
以花為媒迎客來,創新模式留客駐。2023年中國銅陵牡丹文化旅游節,將義安區文旅發展的時代故事濃縮在鳳凰山的牡丹花裏。
陽春四月,銅陵鳳凰山景區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市民前來賞花踏春。
據了解,義安區強化旅游宣傳營銷,培育特色品牌。目前,累計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銅陵白姜文化旅游月、鳳丹文化旅游月、田原藝術季等特色旅游主題活動 90 余場,吸引游客超過500萬人次,帶動釋放消費需求超億元。不斷擦亮旅游“金字招牌”。通過全方位、多層次舉辦特色旅游主題活動,開展宣傳推介,進一步提升了義安的知名度、影響力,促進了旅游業全面發展。
學生們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梧桐花谷景區牡丹園賞花研學。
義安區以旅游品牌建設着力推動文化旅游創新發展,義安鄉村游持續走熱、亮點頻現。2022 年,義安區獲評長三角高鐵旅游小城。截至目前,義安區擁有國家 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3個,省級旅游度假區2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1家,中國鄉村旅游模範村 1家,特旅游名鎮 1家,省級優秀旅游鄉鎮 2 家,省級研學基地 3 家,省級特色旅游名村 2家,省級特色美食村 2 家,省級精品主題村 3 家,省級後備箱工程基地 1家。(王笑/文 梅建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