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有滋有味】圓圓滿滿葛粉圓-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3 09/26 16:45:16
來源:休寧縣委宣傳部

【休寧·有滋有味】圓圓滿滿葛粉圓

字體:

  我家除夕夜的菜單裏,葛粉圓子是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

  它不是大魚大肉,但在一桌菜裏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的。桌中間的位置空着,七葷八素盤盤碟碟都畢恭畢敬地靜候着最後的兩道菜——炸春卷與葛粉圓子的登場。前者在一個灶頭上的油鍋裏翻滾而趨於金黃,後者則在另一個灶頭的蒸籠裏走向成熟。

  

  蒸籠是竹篾編的,圓圓的有兩格,每格用箬葉墊底,防止粘連,一格排列着十來個葛粉圓子,整整齊齊。當春卷擱在盤子裏上桌時,蒸籠也整個端來了。蓋子掀開,在一家老小的歡呼聲裏,父親最後完成“畫龍點睛”:撒一把切得細細的清翠蒜葉、灑一圈黑胡椒粉。後者是年前從老街的“同德仁”買來的,百年老店,父親篤信貨真價實。

  色香味俱全。色乃蒜葉之綠、箬葉之青、葛粉圓子之烏亮;香是蒜、胡椒粉與圓子諸材料匯集之氣,甚為濃烈,很勾引食欲的;味則盡在不言中了,不然怎麼會箸爭筷搶呢?

  葛粉圓子在每年年夜飯都不曾缺席,要知道,它象徵着“團圓”與“圓滿”,親和溫暖大吉大利啊!

  我家的葛粉圓子確實好吃,用父親的話説,食材是第一位的。葛粉來自大山裏鄉村朋友的饋贈,實打實的山貨,不摻一點假;其他的輔材有火腿丁、冬筍丁、豆腐幹丁、香菇丁,豬肉丁也可放一點,肥瘦各半。父親講究,要的是“頂級配置”:火腿要藍田的蘭花腿、冬筍最好是璜尖白際的、豆腐幹當然是五城的了。

  這哪能都做到呢?只能退而求次,但不能缺項,所以葛粉圓子只能在年夜飯裏亮相。只有在那個時節才有冬筍呀!

  當然,最重要的是作為主角的葛粉要好。好粉做出的圓子蒸好後,烏晶晶的瑩亮透明,彈性足,吃到嘴裏有筋道、有嚼頭。

  做葛粉圓子不複雜,父親是個認真人,一點馬虎不得。

  先用捍麵杖把碎塊狀的葛粉反復碾壓成粉,放進缽盆里加各種輔料並添姜末、料酒、鹽、糖等,緩緩倒進溫水,慢慢攪拌,待到成形粘連後,捏成大小均勻的圓子,擺放在蒸籠裏便可。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葛粉不要碾得太細太碎,弄成麵粉一般,適度的粗糲吃起來口感更好。

  毫不誇張地説,幾十年裏大大小小飯店、酒肆吃過多少回葛粉圓子,其色香味還沒有一家能與我家的比。

  倒是去年在離齊雲山不遠的一個農家,讓我回味了當年的口腹之美。

  農家在山腳下。深秋時節,葉落草衰,正好上山挖葛根取粉。小院子乾乾淨淨,院落的一角堆着一根根挖下來的葛根。

  這活蠻辛苦的,有時還需要“披荊斬棘”。主人老汪六十來歲,精神頭好,隔三差五就去挖,頗有斬獲。

  然後就取粉。先撕去最外面的老皮,過去是自己把枝幹搗碎,糜時費力;現在有機器&&加工了,哄哄隆一會兒就搞定了;再後面還是要手工的:洗粉、瀝水、晾曬……

  院子的另一角,有幾個大篾匾,上面佈滿大小不一塊狀的葛粉,白生生的。

  我們問葛粉多少錢一斤?

  “四十元左右。我家一年能賣一兩萬塊錢。這東西沒什麼成本,挖的人愈來愈多,往後不好弄了。”

  看出我們眼裏在期盼著什麼,老汪笑了:中午吃葛粉圓子,管夠。還有一道菜暫時不説。

  他賣了個關子。

  我很高興,堂前八仙桌上的花生、瓜子是決然不碰了,一個胃的容量總是有限的。

  老汪家的葛粉圓子是用一個很大蒸籠端上來的,久違的氣息撲面而來,我迫不及待夾起就吃,哪管燙得直哈氣。

  老汪用手拍我的肩膀:老哥,慢點慢點,沒人跟你搶。

  味道與我家真不差上下!因是今年的粉,更新鮮可口,就是缺了一味冬筍丁,時令還早了點,老汪加了幹筍丁,用的是最嫩的一段。

  當然,黑胡椒是沒有的,況且一桌人裏面有幾個怕辣。

  我用碟子盛了一點老汪家自己磨的紅辣椒醬,蘸着圓子吃,胃口愈發開了。

  最後端上來的是老汪故作神秘的那道菜——一大盤清蒸葛根。

  葛根是昨天才挖的,被切成一段段三四寸長,桌上頓時瀰漫着一股清香味。

  眾人皆説好!然後就剝去外皮咬嚼起來。

  微甜、糯軟、粉潤,頰齒間頓時滿滿的山野味。

  湮滅的記憶一下子復活,蒸葛根我幾十年前吃過,父親從山上挖來的。當時為了充饑,而今成了佳肴。

  飯後,大家坐在銀杏樹下喝茶聊天,暖洋洋的太陽曬着。

19.狀元及第【山珍葛粉圓】

  山珍葛粉圓——狀元及第 休寧縣委宣傳部供圖

  

  老汪問我:聽説城裏有“狀元宴”,有一道菜叫“狀元及第”,就是葛粉圓子?

  我連連點頭稱是:圓子滾圓飽滿,象徵成功與圓滿嘛!

  他很興奮地説:以後我每次去城裏看讀中學的孫子,都帶葛粉圓子去,吃了考個好大學。

  我很讚同。這圓子不僅形象好、寓意美,營養還豐富着呢!

  作者:許若齊

  配音:黃永強

  視頻:休寧縣融媒體中心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