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各色各樣的新能源汽車
小到一塊電腦屏幕
一個智能手環
越來越多的中國“智造”
正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描繪未來圖景
2023世界製造業大會
正在安徽合肥舉行
主題是“智造世界·創造美好”
今天讓我們以微觀視角
走進生活中的中國“智造”
探究掃描電子顯微鏡等高科技應用
如何助力中國“智造”邁向更高質量
3D打印是高端製造的新生力量,在工業生産、醫療等領域應用廣泛。使用國産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3D打印合金的微觀形貌,能更好把控合金性能。如圖所示,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表徵可以輔助判斷3D打印出的零件的晶體取向排布,進行晶體質量監控。
LED芯片是照明、顯示等産品的核心材料。國産掃描電子顯微鏡廣泛應用於芯片鑒定中的表面缺陷檢測、器件結構分析、金屬線路斷裂分析等方面。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芯片表面或截面形貌,可以判斷芯片器件結構是否存在裂紋、氧化、劃痕等缺陷。
隔膜是鋰電池的關鍵組件之一,隔膜的品質直接影響電池容量、充放電循環壽命、阻燃止爆安全性能等指標。國産掃描電子顯微鏡可以在低壓下直接觀察到隔膜表面的精細結構,並且可以根據拍攝的形貌圖像照片對隔膜進行孔徑和孔隙率分析,便於輔助判斷鋰電池隔膜工藝的優劣以及鋰電池失效原因。
磷酸鐵鋰是新能源電池的材料之一。國産掃描電子顯微鏡可對磷酸鐵鋰單顆粒形貌、顆粒分佈情況進行觀測。根據觀測結果,可以針對性設計和改進材料,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結構穩定性。
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被稱為“電子工業大米”,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發展最快的片式元件之一,廣泛應用於電子等領域。根據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MLCC內部截面的微觀形貌,便於輔助判斷器件失效的原因。
統籌:張紫赟、徐海濤
記者:陳諾、潘峰、張端
顯微圖片及科普來源:國儀量子電子顯微鏡團隊
海報:陳諾、劉旭峰
編輯:盧燁
支持:新華網安徽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