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講堂”——徽州古道:九龍出海嶺上關-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3 09/09 10:30:17
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徽州講堂”——徽州古道:九龍出海嶺上關

字體:

  古徽州之四界,北扼黃山山脈、東據大鄣山、西交浙嶺、南及西南乃新安江穿境而過。這樣的山水四合,使得古徽州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與世隔離。而徽州境內溪水密布、群山茫茫,難以通行。南宋《新安志》載:“自睦州青溪縣界至歙州,路皆鳥道縈紆,兩旁峭壁,僅通單車。”

  自三國始,徽人以山中的青石、竹木為材料,持續千年之久,鑿空徽州的山山水水,營造出一條條古道。這些古道多順山勢、沿溪水而建,遇山開路、逢水搭橋,五裏一亭、十裏一廟,猶如藤蔓一般蔓延到徽州的府縣鎮村。

  三國時,吳國大將賀齊出守新都,鑿連嶺,以通江浙。隋末汪華,起兵保州,鑿箬嶺,以通太平。唐代,官郵發達,郵路、驛路、官道縱橫徽州境內。明弘治、成化年間,徽商興起,綿延三百余年至清代末期。發跡的徽商回報鄉梓的方式之一,便是架橋梁、修道路。于是,依托于徽商雄厚的財力,三四百年來,徽州人以府城所在地歙縣為起點,鑿出多條通往境外的古道,有“九龍出海”之説,即出西門的徽浮(梁)、徽安(慶)、徽池(州)、徽開(化)、徽婺(源)古官道,出北門的徽涇(縣)、徽寧(國)、徽青(陽)古官道,出南門的徽(南)昌古官道。明清時期,徽商鼎盛,商運發達,出境陸路有東至蘇杭,西抵四川,南到閩廣,北達安慶、南京。

  九條古道蜿蜒若遊龍,徽州大山綿延似滄海,古道時隱時現于古松、翠竹、碧溪之間,山中嶺頭便成了龍脊。

  箬嶺,旌歙、西箬嶺、東箬嶺、隋唐四條古道于此交叉。清道光《徽州府志》載:“唐汪華鑿為二道,一通旌德,一通太平,亙六十裏,皆險窄。”明代天啟年間(1621年至1627年),設箬嶺巡檢司,以徵稅費。清順治四年(1647年),于嶺頭建關,關門刻“天險重開”四字。若是秋來箬嶺關,幾十畝黃山貢菊到了綻放的時節,菊香飄進嶺頭的汪國公祠中。祠前,幾株蒼翠的青松拔地而起,幾條青石凳子安放在松樹下。這裏是徽州古道的源頭之一,也是徽州本土神靈汪國公豐功偉績的見證。

e41c09016a8a0958c8dd89b35998a54

3d2666bfe9ecb46247a54eda1ebd917b5f46c56234af4de7c96d1083ee56d822fef97d47f980de8d504f244d6b8b6

  箬嶺古道(組圖)(圖片來源:攜程@海闊天空)

  昱嶺關上,俗稱“杭徽大道”的徽昌古道在此連結浙江與安徽。東南望昌化,一片煙靄;西北闞徽州,無數惆悵。遊子們背井離鄉,依依不舍,多少次含淚的目光回望故鄉,隨後毅然踏入無盡的徽杭古道,直奔京杭大運河的起點而去。

  牯牛降中,七彩谷內,徽池古道穿梭而過,青石板上已經長滿苔蘚,牯牛降籠罩在一片雲霧之中,一路伴隨著遠行的人們。道路兩旁,斜放著一塊塊青石板,銘刻著往來于古道上的商人姓名;櫸根關上,巨大青石壘成的關隘,歷幾百年的風雨洗禮,黑如玄鐵,靜默無聲。

b47adac0dcbd589ff4c327e40b8a8de

  石臺縣牯牛降景區(組圖)(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0cfcdd03eefce17c07349622defed97

  石臺縣櫸根關(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徽安古道進入祁門縣大坦鄉燕窩裏村,便直直地“插”入大洪嶺。這裏是昌江的源頭,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的祁紅原産地。“七上八下”的大洪嶺,春來杜鵑簇擁古道、夏至翠竹迎風搖曳、秋臨水杉落葉遍地、冬降白雪漫山銀裝。據史料記載:明萬歷年間(1573年至1620年),祁門鄭氏捐銀修辟,後年久失修,洪水衝刷,山崩道塞,石磴剝蝕。清道光年間(1821年至1850年)重修,鑿山平路,加鋪三米五寬的青石,一路通往安慶。

9f6e5554356d3c9ebee5c131c5fa03a

  祁門縣大坦鄉燕窩裏村(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翚嶺關,徽涇古道的制高點,宋代于嶺頭設關。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寧國府通判李默倡修,成為通衢。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洪水衝毀石壁山道,嘉慶十年(1805年),朱旺村朱文煥後裔重修,費銀5100兩。這條古道自唐宋至清代為官員來往徽州、宣州的官道之一。宋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由江西經徽州赴寧國府經此道,賦有“夜過翬嶺月明中”詩句。

  右龍嶺頭,徽饒古道自此入饒州。十公里外,江西浮梁境內,瓷器最早的發源地之一的瑤裏古鎮,靜靜地躺在瑤河的臂彎中,不遠處就是著名的高嶺土礦坑。徽饒古道穿過右龍村幾千畝有機茶園,在碧綠的茶葉園中,留下青黑的石影。嶺頭之上,是新安江的正源,孕育出率水的六股尖。六股尖中,巨樹蔽日,溪水潺潺;右龍村頭,茶香輕飄,小橋曲折。你若走古道累了,坐在村頭的紅豆杉下,抿一口綠茶,聽猶如林中鳥鳴的徽州話,細細地嚼著徽州的石頭餅,滿口生香,不知歸也。

  fa8cc0ce3a354003a04ec87f8edd86f03d15e482911c314755be35f9054209

  徽饒古道 新安源有機茶基地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0915e68bb7610a1d1056d7ff4a6416e5b7930c5dc600a01a800e9d27a8a371

  右龍村樹皮屋 右龍古村落

  (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白際,是徽開古道的最重要節點。這裏是驢友的天堂,深山中的秘境。早晨醒來,巴掌大的白際鎮,處處是帳篷,遍地皆營地。徽開古道從白際鎮起至浙江開化境內,沿途少青石,更多的是雜草掩道。村落懸在半山腰,梯田中,各色莊稼呈弧線層層鋪開。秋日來時,南瓜悠然長在路邊,火紅的芭蕉葉燃燒在屋後,楓楊金黃的樹葉飄到你的發間,村中的黃狗會尾隨你一路到山頭,然後悻悻地折回。宋代,徽開古道的馬金嶺築有關塞,以抗禦金兵的入侵。

081d6790c515c6bd6e2415c237a8332

  徽開古道白際鎮(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叢山關、羊棧嶺、江南第一關、西武嶺乃至湯嶺關等,古道嶺頭的關隘經千年的積累,數不勝數,但始終矗立在徽州四圍的叢山中,四季變幻,不枯不榮。其實,華夏大地處處有古道。而徽商富甲天下的財力及樂善好施的精神,支撐著徽州人世世代代不輟于古道修建。于是,這些青石板、古關隘、茶亭及寺廟組成的古道,便沉淀下了歷史,記載著故事,成了後人瞻仰的聖地。

  徽州古道,自三國大將賀齊開鑿,持續不斷,現存124條之多。千年以來,古道上,車馬人流,如過江之鯽;山野中,鳥獸歡騰,乃自然樂章。許多發生在古道上的舊事,被後人記述下來,成了傳奇逸事。

  “大洪嶺,如巨蟒,七上八下十五裏,鑽雲破霧八十一道彎,南指景德鎮,北望揚子江。”——這是流傳于祁門、石臺、太平、黟縣四縣交界處的燕窩裏村一帶的民謠。大洪嶺古道,由祁門縣大坦鄉湘源村鄭姓寡婦一人捐資,明萬歷年間鑿通。此後,長江的魚獲源源不斷輸入徽州。因山高路遠,旅途漫長,夏日裏,挑在木桶中的江鮮鱖魚微微腐臭,卻因此而誕生出徽菜名品臭鱖魚。

  4c01a488d7b0f54988f0f5778df50bd

  db88859511e2204631f5f46d6d6af03

  大洪嶺古道(組圖)(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31a9d552203a4d458a67ad38fb6e1e6

  “皖美好味道”——徽州臭鱖魚(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浙嶺古道,南自婺源縣浙源鄉虹關村,北至休寧縣板橋鄉樟前村,一路十八折,遊走于山中茶園。浙嶺之上,清康熙年間所立的“吳楚分源碑”赫然矗立。

  68cb36bb1c9d93abe10ffe2a8bcdcdd

  283b85c13818c44c299061f5ecdf3ecd5b8ab8a10facee1e8c9fa8e5d79397

  浙嶺古道(組圖)(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徽杭古道自績溪縣伏嶺鎮祝三村,穿過江南第一關,越過海拔1050米的藍天凹,便至浙江省臨安區馬嘯鄉永來村,一路伴隨著登源河,逶迤二十多公里。績溪民謠有曰:不慌不忙,三日到余杭。胡雪岩、胡適之、汪靜之等人,都曾在古道上留下足跡。古道安徽出口的祝三村,每年農歷十月十五,村民放下農活,自發聚集在一起,義務整修穿村的五華裏古道,此為“祝三路會”,代代相傳,持續二百年之久。

  7496f3eef600ae61fcb04c47fe216b4

  徽杭古道(組圖)(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塔嶺,位于婺源與休寧相交的塔嶺古道之上。溪水旁的捶衣石上鐫刻著民國二十三年九月,皖贛兩省的行政長官共同署名的“贛皖界碑”,印證了西元19347月,婺源被劃入江西上饒的舊史。古道不遠處,就是婺源溪頭鄉的龍尾山,那裏深埋著冠絕華夏的龍尾硯的籽料。蘇軾有詩讚曰:皎皎穿雲月,青青出水荷。在傍晚的霞光中,炊煙不見、人跡了了、深山空遠,只留下孤寂長空。 

730ec0c64b1e10db04096f0ad6052ce

  塔嶺古道(組圖)(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古道“苦”旅之中,無人可語,便直面大山,獨對溪水,執著前行,希冀喚醒古道兩旁的古村、古橋、古廟、古冢、古關隘、古驛站、古茶亭。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聽到跟隨者的腳步,敲響了古道上的青石板,猶如抑揚頓挫的琴音,高山流水中,與客和鳴。(陳發祥)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