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游“熱”,黃山還缺點啥-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3 09/06 08:33:06
來源:安徽日報

暑期旅游“熱”,黃山還缺點啥

字體:

  在“近五年最火”的暑期檔中,黃山市游客接待量也創歷史新高——

  今夏挺熱,比天氣更熱的是暑期旅游。許多人形容“我感覺朋友圈人人都在旅游”。

  中國旅游研究院此前預測,在大中小學生放假最為集中的7月、8月,國內旅游人數預計將達到13.31億人次,佔全年國內旅游出游人數的20.18%。

  隨着新學期開學,暑期旅游收官。黃山市是海內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在被稱為“近五年最火”的暑期檔中,表現如何?

  政策與市場協同發力

  激活文旅市場

  8月29日,抖音生活服務發布的2023暑期文旅數據報告顯示:這個夏天抖音網友旅游打卡數超4億,主動搜索旅游相關內容5億余次,同比增長147%。其中,黃山風景區名列熱門登山目的地榜首。

  “今年前7個月,黃山市共接待游客4415.6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04.11億元,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6月、7月兩個月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均佔三分之一。8月更是強勢增長,截至8月21日,黃山風景區今年接待游客突破300萬人,是歷史上最早實現的一年。”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吳小勝告訴記者,8月1日至26日,黃山風景區、黟縣西遞宏村、古徽州文化旅游區3家5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121.30萬人,門票收入9985.77萬元,接待過夜游客173.9萬人,創歷史同期新高。

  今年以來,黃山市深化“創意黃山 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廣,先後在上海、廣西、香港等地舉辦“四季黃山”發布、航空旅游推介、文旅主題推介等活動,參與舉辦浙皖閩贛“聯盟花園”長三角(上海)推介會、杭州都市圈文化旅游(蘭州)推介會、2023海峽兩岸(安徽)旅行商大會、2023RCEP成員國文旅産業合作懇談會、長三角地區外籍人士“皖美體驗行”、2024國際時裝流行趨勢發布會等活動,創新山水年輕化、文化當代化、美食國際化的時尚表達,推介可閱讀、有溫度、親切友好的“不一樣黃山”,全面激活境內外旅游市場。

  “今年暑期旅游市場火爆,有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的特殊背景,也疊加了各地&&政策舉措、景區推出不同優惠方案等激勵因素。”吳小勝説,今年暑期,黃山市結合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對中高考學生、高校應屆畢業生和18周歲以下學生等青少年群體推出免門票政策。

  今年4月起,黃山市開展“免減優·促消費”系列活動,其中4月、5月將每週三設為“黃山市景區免門票開放日”,所有A級旅游景區對全球游客免門票開放。同時,在4月的周三之外的每個工作日,黃山風景區、西遞、宏村每天發放1萬張免費門票。6月,黃山風景區等12家4A級以上景區繼續開展“黃山市景區免門票開放日”活動,黟縣打鼓嶺景區、屏山景區、木坑竹海和盧村木雕樓4家國有景區對全球游客免門票開放。

  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從4月1日至8月22日,該市共發放文旅游消費券1.81億元,已核銷1.15億元。據測算,4月至7月,黃山市發放的文旅消費券,帶動該市參加活動的各景區接待游客增加77.58萬人。按照抽樣調查的人均花費計算,直接帶來景區增量收入5.67億元,拉動旅游總收入約40億元。

  業態與産品持續創新

  拓展消費場景

  綜合馬蜂窩、飛豬、途牛、驢媽媽等多家旅游&&的數據,不難發現,今年暑期親子游、避暑游、研學游、休閒度假産品備受青睞,跟着演唱會、音樂節去旅行也成為新趨勢。

  入夏以來,黃山市實施“旅游+”“+旅游”,促進生態、文化、美學、鄉村、旅游價值轉化,打造一批“徽字號”精品線路、民宿品牌、文創産品和節慶賽事活動,培育攝影寫生、非遺演藝、研學修學等新興業態,豐富多元化、高端化文旅産品。

  如同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帶火西安一樣,電影《封神》造景中的大量精美磚木石雕,讓人們領略了“徽州三雕”的獨特魅力。徽州雕刻博物館館長洪建華介紹,今年暑期,該館接待研學游客1萬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倍。

  除此之外,煙火氣、文化味、運動范等業態,點燃了黃山市今夏“夜經濟”。

  在黃山市屯溪中心城區,新安江穿城而下,被當地人俗稱為“屯溪老大橋”的鎮海橋,一頭挑着古樸的屯溪老街、時尚的屯溪河街,一頭擔着風情萬種的黎陽in巷,構成屯溪三江口歷史文化街區。

  入夜,三江口燈火璀璨、流光溢彩,江中游船穿梭,岸上人頭攢動,江景街景相映生輝,更有江畔音樂會、水幕激光秀、美食嘉年華、密室劇本殺等輪番上演。截至8月29日,三江口街區今年人流量突破1800萬人次,併入選第二批國家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白天游景區,晚上看演出、逛夜市,已成為人們對文旅消費的新期待。”黃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盛學峰認為,多業融合打開了文旅消費更廣闊的天地,豐富了夜間經濟新場景。

  美團數據顯示,暑期以來,“夜游”“夜市”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0%,以堂食餐飲、休閒娛樂等為代表的生活服務品類在晚上7點迎來全天消費最高峰,“夜宵”主題團購的餐飲門店數同比增長60%,相關訂單量增長超300%。

  “暑期,人們更願意避開白天高溫時段,選擇夜間游玩和消費。”在黃山,夜經濟已不再是單純的味覺經濟,視聽經濟、體驗經濟等沉浸式、互動式業態不斷涌現,喚醒了夜間市場消費新活力。

  “村BA”、熒光夜跑、非遺夜市、喜劇之夜、傳統曬書、民謠大賽、花山夜游、宏村阿菊實景演出……黃山市圍繞食、游、購、娛、體、展、演,夜經濟的業態和産品不斷推陳出新,延長了消費時間、拓展了消費空間,更創造出豐富的消費場景,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追求有品質的8小時以外生活。

  打法與招數尚有不足

  期待煥新出發

  一串燒烤成為“現象級”、一個“村超”燃擎一個夏、一場演出圈粉一座城、一部電影帶火“長安游”……不經意間,今年以來許多現象“出圈”,不單造就了眾多網紅打卡地,還帶給人們許多思考。

  回顧暑期旅游熱,黃山市的表現固然可圈可點,但細細一想,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黃山市擁有黃山和徽州兩大頂流IP,是我國現代旅游業的重要發源地,文旅資源稟賦一流,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然而,在全國各地文旅産業千帆競發的當下,作為黃山市傳統優勢産業的文旅行業,發展勢頭並不盡如人意。比如,黃山市旅游收入尚沒有完全擺脫“門票經濟”,至今還沒有一家百億級的文旅企業等。

  “黃山市旅游優勢和特點很明顯,短板和弱項也很突出。”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黃山市旅游産業的成長一直伴隨着改革創新,像世界遺産保護、旅游綜合執法等許多舉措領跑全國。但總體來看,也存在三個方面問題:一是存在“老大”思想。沒有跳出黃山、跳出旅游,沿襲傳統打法和招數,即便創新亮點多,但成果轉換不夠,滿足於“有”而止步於“優”。二是缺乏系統思維。重視規劃編制,忽略落實落細;重視即期發展,忽略前瞻研究。在文旅融合方面,強調“合”而“融”不足,各行業、部門間協同發力不夠,有“兩張皮”現象。三是創意水平不高。在旅游營銷推介和文旅活動策劃中,或跟風仿傚“網紅”,缺乏“金點子”創意,無法形成高標識度的“爆款”;或習慣於大呼隆式的活動,“講故事”能力較弱,精準營銷不足,傳播效應不強。

  8月上旬,國家發改委發布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措施,其中9次提及旅游,為今後黃山市文旅産業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漫步城市街頭,看看徽派建築,逛逛特色小店,點一杯咖啡,或品嘗地道的徽州小吃……眼下時興的city walk(城市漫步)旅游方式,為更多的人認識黃山市打開了一扇新窗口。9月、10月,黃山市將面向國內游客統籌發放5000萬元文旅消費券,吸引更多游客打卡黃山、領略最美秋色。

  “到2027年,建成一批富有徽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培育年營收超100億元企業1家,全市接待游客達1.2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300億元,過夜登記游客超4000萬人次。”8月31日,黃山市召開深度融入長三角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了今後幾年文旅産業發展目標,對加快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旅游目的地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黃山旅游集團總裁馮家成告訴記者,這次會議從全域聯動形成新格局、精品示範打造吸引物、融合發展促進新業態、質量強旅提升體驗感、項目帶動支撐大發展、矩陣傳播擴大影響力等方面,明晰了黃山市文旅産業發展路徑,也堅定了企業發展信心。

  知不足而後進,望山遠而力行。期待“近五年最火”的暑期檔,在黃山成為四季常態。(記者 吳江海)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