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廣德市:水庫移民後期扶持  為鄉村振興強基-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3 08/13 17:36:45
來源:新華網

宣城市廣德市:水庫移民後期扶持  為鄉村振興強基

字體:

  近年來,廣德市立足用活用好政策“紅利”,投入資金大力扶持移民村建設發展,以産業扶持築牢鄉村振興基礎,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水庫移民“移出”幸福生活。  

  移居到宜居 配套更全

  早上6點多,盧村鄉中明社區的農貿市場已經熱鬧起來,吆喝聲、叫賣聲不絕於耳。走進市場,只見蔬菜、肉類、水果等商品琳瑯滿目,設施配套齊全、寬敞明亮衞生的環境給群眾全新的體驗。“這麼乾淨敞亮的菜市場,感覺就像逛超市一樣。”居民吳靖説。

  新建標準化農貿市場,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而這一項目的建設啟用,離不開水庫移民後扶資金的支持。

  作為盧村水庫移民安置點,中明社區現有庫區移民169人。今年,市水利局投入移民後扶項目資金100萬元,用於中明社區農貿市場建設。“市場建成後,不僅方便了老百姓生活,還可産生每年10萬元的租金收入,助力我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中明社區黨委書記劉勇&&。

  “輸血”到“造血” 産業更旺

  8月10日,在盧村鄉高廟村文財扇業公司廠區內,56歲的李大媽正熟練地操作機器完成工藝折扇的製作。李大媽是本地村民,如今已在廠區工作大半年。“在這裡既能掙錢又能顧家,對於我們留守婦女來説太方便了。”她説。

  去年11月份,高廟村將剛剛建成的1800平方米高標準廠房交付廣德文財扇業有限公司。通過市場化招租和資金入股分工,既讓村民在家門口獲得就業的機會,也同步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現了群眾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增長“雙贏”。

  “我們的高標準廠房能夠順利建成,與廣德市水利局庫區移民後扶資金的投入密不可分。”高廟村黨支部書記張婷婷&&,去年移民後扶資金兌現50萬元,以此為基礎,高廟村自籌資金150萬元,盤活閒置村小建設高標準廠房。通過出租和入股,每年實現穩定收益24萬元。

  “扶植”到“扶志” 信心更足

  在邱村鎮吉山村農産品基地,工人們正在將本地特産白茶和黃金芽收撿進冷庫冷藏保鮮。“有了冷庫,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茶葉的保鮮問題,銷售期也進一步延長。”邱村鎮吉山村黨委書記殷久勝説。

  邱村鎮吉山村有茶葉7000余畝,主要生産白茶和黃金芽。但受制於冷鏈技術,多年來茶産業發展仍處於低端階段,旺季産量飆升時甚至被迫降價,茶農損失巨大。

  “多虧了下撥到村的50萬元移民後扶資金,再加上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和我們村的自籌,成功募集了近300萬元,將冷庫和廠房一併建起來了。”殷久勝高興地説,“如今我們有一個冷凍庫,兩個冷藏庫,共960立方米。

  目前,通過冷庫的市場化招租,已實現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5萬元。同時,讓本地農副産品得以就地保存,增強了農副産品對接市場的競爭力,為農業産業升級提供了可能。

  2020年以來,廣德市已累計投入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項目資金5033萬元,組織實施各類扶持項目164個。以各移民村特色優勢産業為着力點,不斷加大移民産業發展扶持力度,拓展鄉村産業振興空間。

  “今年,省水庫移民管理局共下達我市水庫移民後扶項目計劃資金1455萬元,我們共安排建設移民産業發展類項目17個,投資比例達到後扶項目總投資的50%,項目建成後受益村20個,受益村民組120余個,受益人口超2萬人,其中水庫移民2800餘人。”廣德市水利局移民辦主任顧敏説。(周滋芬)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