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懷遠縣聚焦農業增值增效、三産融合發展、鄉村産業集群等,在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上取得一定進展,奮力繪就一幅皖北地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圖景。
水稻標準化機械收割 李峰/攝
反季節技術助農增效
反季節蔬菜常見,反季節小龍蝦你吃過嗎?在懷遠縣萬福鎮,當地種植戶掌握這一“核心技術”,使得一塊農田實現了三塊田的收益。
稻蝦共養是較常見的種養技術,返鄉創業的隋先生夫妻創新探索藕蝦共養技術。在劉樓村蓮藕田裏,蓮花開放,蓮蓬漸漸成型。水下,小龍蝦吃着昆蟲和雜草,而泥土下的蓮藕也在奮力吸收着養分,茁壯成長。蓮藕秋冬季節上市,而小龍蝦也在此時閃亮登場。
隋先生介紹,通過控制水位和鋪設保溫材料等技術,可根據市場價格和供求曲線變動,實現小龍蝦於價格峰值時進入市場。“我們一般秋冬季節銷售,品質不輸夏季的小龍蝦。”
隋先生説,六七月份小龍蝦集中上市,往往供大於求,價格較低。待小龍蝦秋冬季上市,不僅可以全國發貨,而且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小龍蝦成為搶手貨。
為進一步提高蓮藕附加值,隋先生所在的公司還開展藕片生産加工,僅此一項就能帶來數以千萬元計的産值,幾乎消化了整個萬福鎮的蓮藕産能,帶動周邊種植戶走上了致富路。
萬福鎮關圩村蓮藕種植成為當地特色産業 年福燁/攝
而在魏莊鎮方壩村,反季節菊花種植正在鋪就新的致富路。90後小夥方帥傑,原本在上海從事種植業,掌握一定技術後,於4年前返鄉創業,在方壩村搭建菊花大棚。“我這個大棚可通過手機操控透光、散熱,有的大棚還安裝了軌道式自動打藥機,實現自動打藥。”方帥傑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幫助下,通過流轉土地,菊花大棚總面積達到80畝左右,其中暖棚50畝左右。
方帥傑查看菊花生長情況 謝勳章/攝
冷棚裏不少菊花已經盛開,過兩天便可採摘銷售。而在暖棚內,工人們正在進行撥蕾工作,確保留下是1個花蕾開出最佳花朵。“平時有十五六個人在這裡工作,高峰時能達到二十多人。”方帥傑説,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月薪2000元左右,不耽誤照顧家庭。
“暖棚冬天有優勢,菊花起步價0.8元一支,最高可賣到3元一支,每年銷售額數百萬元。”方帥傑説,由於菊花保鮮期短,只能到周邊城市銷售。現在蚌埠機場正如火如荼建設當中,待機場建好後,菊花就可以空運到國外銷售。
三産融合帶動更多人致富
圍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懷遠縣構建鄉村産業體系,促進農民增收。
進入包集鎮,處處散發着濃郁的艾草香味。2021年開始,該鎮積極探索“邊角經濟”,充分利用溝塘路壩和房前屋後等閒置空間,以新型合作模式發展艾草産業。
據介紹,艾草每年可收割四五茬,畝均總産量10000斤以上,收益3000元左右。包集鎮副鎮長祁學柱形象地稱艾草種植業為“懶人經濟”,“艾草一次種植,收割期可達十年以上,其間不需要過多養護。我們通過利用閒置土地種植艾草,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美化了人居環境,減少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又提高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
在引進艾草種植的同時,該鎮早已計劃艾草全産業鏈發展模式——與南陽一家艾草加工企業洽談,2022年8月完成招商備案,目前已註冊公司,定點收購全鎮艾草;今年5月,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開建艾草生産加工廠,即將建成的3000平方米現代化車間,9月即可投産。屆時,該廠將開展艾草産品深加工,生産艾條、艾草牙膏等産品,實現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目前,包集鎮艾草種植面積達3000畝,該鎮將從農産品生産到文體旅進行深度開發,努力打造成遠近聞名的艾草小鎮。艾草經濟也已成為懷遠生態農業的一張新名片。
與此同時,懷遠縣還在茨淮新河岸邊打造出萬畝石榴基地,通過深加工開發出的石榴汁蒸餾白酒製品不久將上市銷售,石榴康養小鎮也在打造當中。蚌埠市芡河之珠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已在芡河中游懷遠蘭橋段水面放養珍珠3000多畝,三年後可獲純利3000多萬元,接下來將發展3000畝繼續放養珍珠的同時,再放養可以凈化水質的蝸牛、淡水魚等。
築巢引鳳打造鄉村産業集群
懷遠縣統籌利用各類資金,先後建設龍亢鎮、包集鎮、河溜鎮、魏莊鎮、陳集鎮鄉村振興産業園項目,累計投入銜接資金7500萬元。築巢引得鳳凰歸,眾多企業家返鄉創業,銜接資金效益得到有效發揮,激發了鎮域經濟內生發展動力。
陳集鎮借助國家扶貧資金2000萬元,建成4座標準化車間,建成面積20000平方米。2019年底,該産業園一期建成投産;2021年底,二期建成投産;三期正在火熱施工當中,預計今年十月底即將建成。通過建設鄉村振興産業園,現在的陳集鎮正在崛起趕超的路上奮勇前行。
王課從浙江返鄉創辦懷遠眾創噴塗有限公司,租用了一號廠房。2021年底,二期建成投産,王課創立蚌埠大洲電器有限公司,租用二號廠房。“不出陳集,就能找到所有的零部件。”王課想用小家電撬動大市場,通過在江浙地區建立的人脈,邀請生意夥伴到陳集投資創業,配套生産零部件。對王課來説,陳集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將力爭補齊産業鏈,實現更多産品出口,以實際行動回饋家鄉的深情厚愛,為陳集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園區除了王課的企業外,還入駐了浩禹環保、瑞氏藥業。園區的快速發展、企業的接連入駐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2022年,園區帶動脫貧戶、監測戶和一般農戶71人就地就近就業,家庭年均增收3.5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80.33萬元。
2022年,魏莊鎮鄉村振興産業園開建,11月投入使用,實現了當年立項、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受益。目前園區一期已建成,共有5家企業成功入駐,帶動百餘名當地居民就近就業。
魏莊鎮鄉村振興産業園內企業生産的産品 謝勳章/攝
張偉的佳通管業是最早入駐的企業之一。“在外面發展得再好,也照顧不了家庭。”張偉説,在得知産業園建設的消息後,他將公司搬回了魏莊鎮。現在生産的各種型號塑料管已廣泛運用在電力和水網設備中。
據介紹,園區幾家企業均有納規潛質,預計今年總産值將達到一億元。目前,該園區二期正在緊張施工當中,建成後,還將有四五家企業入駐。
此外,懷遠縣還通過對秸稈綜合利用,全力改善生態環境。建成高標準農田16萬畝、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3個、育插秧中心3個、糧食烘乾中心5個、稻麥生産高標準全程機械化綜合示範基地和玉米生産農機農藝融合示範基地各1個。堅定不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一批既具“顏值”,又有“內涵”的美麗鄉村,目前,已完成22個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建設、10629戶衞生廁所建設任務。
懷遠縣副縣長高瑞林&&,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圍繞“六個之路”,聚焦“五個振興”,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建設皖北地區彰顯田園風光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謝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