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道源,唯有亳州老莊。
沿着渦河,來到老子的誕生地——亳州渦陽縣,“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或許就是他由這汩汩流水中悟道而來。
渦河風光(圖片來源: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每個來渦陽的人,無不先來天靜宮。天靜宮是供奉老子的道教祖庭,今人又稱為“老子廟”。一路走過會仙橋,望見紅墻碧樹琉璃瓦,擁簇出十余座殿宇的宏大雄偉。
渦陽縣城每走上幾步,就能看到一家幹扣面館。在這裡,幹扣面不單單是一種食品,更成為一種地域符號。據傳韓信、張良、蕭何曾經此地,被它的香味吸引,留下了“漢三傑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的故事。
點上一碗幹扣面,攪拌均勻,嗦上一口,鹹、鮮、香、辣的味道,混合着鹼面的絲絲甘甜,綿綿地升騰起來。再配上一盆清香滑嫩的豆芽湯、兩隻鮮嫩淌黃的荷包蛋,頓令人垂涎欲滴。
“皖美好味道 百縣名小吃”——渦陽幹扣面(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吃完麵條,趕到渦陽有名的美食打卡地——義門古鎮。這裡有兩大特色是一定要嘗嘗的,一是“義門熏牛肉”,也稱“伯俞孝母肉”。據傳漢代孝子韓伯俞為了滿足其母對牛肉的喜愛,反復嘗試研製出熏制牛肉的技法。夾起一片刀工精細的牛肉,入口即爛、香鮮無比。
“皖美好味道 百縣名小吃”——渦陽義門熏牛肉(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其二則是“義門羊肉湯”。看那羊肉片兒薄薄地碼在雪白香甜的羊湯中,搭配着碧綠蔥花的點綴更加誘人,在皖北頗享盛名。若是喜歡吃蒜,還可捎帶上縣城裏200多年歷史的高公糖醋蒜,別有一番鮮香。走的時候別忘了帶上土特産——貢菜苔幹。
“皖美好味道 百縣名小吃”——義門羊肉湯(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皖美好味道 百縣名小吃”——渦陽貢菜(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游完渦陽,便可乘車去相鄰的蒙城縣——莊子故里。
“莊生曉夢迷蝴蝶”,且去蒙城東郊的莊子祠看一看。
一踏入院門,繞過影壁,映入眼簾的是一處倣漢代風格建築,灰瓦紅墻,古樸大氣,上書“莊子祠”三個大字。再往裏走,會發現——逍遙堂、夢蝶樓、魚池橋……這裡的每一處景點,都由典故設計,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均能讓人領悟莊子文化的魅力所在。
亳州市蒙城縣莊子祠(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遠眺觀魚&,心中涌現“濠梁之辯”,漫步祠內小道,道旁刻着的寓言成語亦讓人回想起往昔課本。莊子的驚世絕俗,不僅在於充盈自足、與萬物同游的逍遙靈魂;他以神話、寓言來闡述妙理玄機的能力,也足見巧智神思。來此游覽除了觀光賞景,也能觸摸到莊子之道的無窮奧秘。
亳州市蒙城縣觀魚&(圖片來源: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順着莊子大道,一路走進蒙城,逛一逛蒙城博物館,會發現一件特別的鎮館之寶——鳥形神器,是國內首次發現的孤品。這頭頂飛鳥造型的瓶狀器物,據推斷是部族崇拜的鳥圖騰。初看“平平無奇”,實則是尉遲寺遺址最具代表性的“神器”。5000年前的尉遲寺遺址,被譽為“中國原始第一村”,提供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兆端。從新石器時代到現代,蒙城一直保留着豐富的文化遺産,足見其深厚的歷史底蘊。
蒙城博物館鎮館之寶——鳥形神器(圖片來源: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古城的大街小巷皆能窺見歲月的悠遠,就連隨處可見的燒餅也有150多年歷史了。起源於清朝的油酥燒餅,將濃郁的香氣飄滿皖北大地,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新鮮出爐的餅金黃誘人,這特色美食可不能錯過,趁熱趕緊咬上一口,層層薄脆的口感,外焦裏軟,美到掉渣。
“皖美好味道 百縣名小吃”——蒙城燒餅(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循當地的食俗,吃燒餅少不了一碗油茶相配。這裡的油茶不同尋常,一口下去,舌尖瀰漫着雞湯之醇厚、芝麻之清香。
“皖美好味道 百縣名小吃”——蒙城油茶(圖片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暑期炎熱,不如到亳州躲夏吧!且來一場道源問道之旅,逍遙間,乘風雲而上九天,慕鯤鵬而游萬里,追尋一抹先賢撒下的智慧星光……(楊光 張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