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有滋有味】長長灶火五城茶幹-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3 06/22 10:22:17
來源:休寧縣委宣傳部

【休寧·有滋有味】長長灶火五城茶幹

字體:

  豆腐幹(茶幹)好吃,吃了還想吃,下酒下夜飯,味道不推般(不差)……上了年紀的人也許還記得,當年在休寧、屯溪街巷裏,時不時有抑揚頓挫的叫賣吆喝聲。當然,是用休屯一帶的方言念出的,行雲流水,余韻悠長。

微信圖片_20230428132450

  五城茶幹 休寧縣文化旅游體育局供圖

  這是一中年漢子,挑着一擔篾編籮筐,裏面放着一包包碼放整齊的茶幹。買的人三三兩兩,很少有一次買超過十塊的。也有孩子拱進來,用兩分錢的鋼镚子換三塊茶幹。

  童叟無別,漢子都用青箬葉包紮好,笑吟吟地遞將過去,嘴裏無不得意地説:這可是正宗的休寧五城龍灣的哦!

古韻(渡)千年五城 茶幹小鎮攝影片  陳吉祥

  古韻(渡)千年五城 陳吉祥/

  這是個新安江上游率水邊的村子,五城轄下,也是率水的兩個水運碼頭之一,另一個便是溯水而上的溪口。發源於六股尖的率水,一路穿澗迴嶺,跌宕起伏,到了龍灣一個大轉彎,匯合顏公溪往屯溪而去。陸路則有驛道通往婺源。

  這一帶水面開闊,曾經白帆點點,桅桿如林,街市繁華,店肆接踵;河堤逶迤,古木挺拔,遮天蔽日。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茶幹。自然條件的得天獨厚疊加着源遠流長的製作歷史,打造了龍灣乃至五城茶幹這張靚麗的名片。明代的《宋氏養生部》裏記載:“五城豆腐……欲熏曬。唯壓實,以充所需。”

佳龍豆腐文化園 (2)

  五城鎮的徽州豆腐博物園 休寧縣文化旅游體育局供圖

  當下是信息化時代,再好的東西都要廣而告之的。這不,在五城還專門建了個徽州豆腐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全方位地感受豆腐家族的前世今生,亦可見一粒粒黃澄澄的豆子,是如何“華麗轉身”為醬釅釅的茶幹的。

  方寸之上,凝聚的工序有十幾道:選豆、浸泡、磨漿、過濾、做胚、包布、壓榨、滷煮、瀝幹……;佐料有醬油、丁香、桂皮、茴香、白糖、料酒……;上品的茶幹內裏還有蝦米、火腿丁……;

  一帶率水邊,依偎着一個個村莊,一家一個茶幹作坊,常年灶火不斷,香氣嫋嫋。不妨去走走看看。或許正趕上茶幹滷煮好,放在大篾匾上瀝幹,余溫尚存。熱情的主人邀你品嘗幾塊,你也無須客氣。

  他見你吃得津津有味,會饒有興致與你聊起怎麼吃才能抵達味道的最佳:

  一看,有無裂紋;二折,有無斷痕;三聞,香氣如何;四撕,絲紋如何:五品,是否鹹淡相宜,味鮮質細;六回味,是否余香綿長。

  大凡是五城茶幹的“老吃客”,都知道這種原汁原味吃法是至境所在。當年人們囊中羞澀,傍晚歇工了,就在路邊擺一張矮桌,幾隻方凳,幾斤散酒,一疊子茶幹,淺斟慢酌,喝得醺醺然、飄飄然,月上東山而不知;而今生活條件遠好昔日,五城茶幹照登大雅之堂,依然是人們最愛。

五城風景如畫(一) 汪駿

  五城風景如畫 汪駿/

  在休寧眾多膾炙人口的菜肴裏,五城茶幹似是配角卻是不可或缺。譬如一道人人喜歡吃的水芹炒香幹,水芹的青蔬氣與茶幹鹹鮮味相輔相成;辣椒炒茶幹,還有什麼菜比這道菜更開胃下飯?當然,辣椒必須是土的,按時令生長的那種。火腿炒任何菜,有了五城茶幹的加持,絕對是錦上添花;燒菜滷菜裏,放幾塊茶幹,總是筷爭箸搶的對象,往往喧賓奪主。

  儘管是極普通的方寸之物,卻沒有遭到冷落,就像休寧“狀元宴”裏,五城豆腐幹就在其中,茶幹細膩柔韌,薄卻折而不斷,寓意“百折不撓”的狀元品格。儘管地處皖之最南,休寧人還是挺喜歡吃麵的。面的澆頭林林總總,拔頭籌的無疑還是肉絲炒冬筍絲茶幹絲。清水煮麵,撈到藍邊碗裏淺淺一碗,湯汁微微漫過麵條,上面覆蓋着一層這樣的澆頭,份量很足;不怕辣的,不妨再灑一點黑胡椒粉。

  茶幹當然是五城的了,倘若冬筍是璜尖的,豬肉是藍田的,那可就是“頂級配置”了!

  這碗麵很休寧、很“狀元”!

  作者:許若齊

  配音:黃永強

  視頻:休寧縣融媒體中心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