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三問-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3 06/02 08:25:15
來源:安徽日報

“三夏”三問

字體:

  芒種將近,我省近4300萬畝小麥全面開鐮。作為糧食大省,安徽夏糧收成備受關注。

  今年夏糧收成如何?如何確保顆粒歸倉?效益好不好?“三夏”時節,記者深入田間地頭,一探究竟。

  夏糧收成如何?

  ——預計總産和面積“雙增”,豐收形勢喜人

  5月31日,記者來到阜陽市阜南縣,沿途麥田一片金黃,處處豐收景象。“今年種了600多畝麥子,平均畝産跟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站在田埂上,看著翻滾的麥浪,快60歲的正宏家庭農場負責人劉正宏高興地説。

  “沒有持續下雨,下下停停,我一天三次下地查看,沒有霉變和穗發芽問題。”麥田裏,劉正宏隨意摘下一株麥穗,在手裏揉搓後,向記者展示金黃飽滿的麥粒。他拿起一顆麥粒,在嘴裏咬開,“咬下去硬、有響聲,品質很好!”

  阜南今年全縣小麥種植面積126.7萬畝。據該縣農技中心預測,平均單産521.9公斤,較去年增産,呈現面積和總産“雙增”態勢。

  滁州市也是小麥主産區之一,這裏的夏糧正在收割。“南譙區今年午季小麥約18萬畝,目前已經全面開鐮,總産預計6.8萬噸,比去年增産超過4%。”南譙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司義黨告訴記者。

  阜陽市是全國有名的“百億江淮糧倉”,常年糧食産量在100億斤以上。據該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小麥面積約776萬畝,預計總産超過400萬噸,與去年比,面積和總産也將實現“雙增”。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局副局長曹高飛介紹,今年我省夏糧面積實現較大增長。去年秋種,面對伏秋連旱,各地以超常規的工作舉措推動面積落實,做到應播盡播,高品質圓滿完成秋種。全省落實小麥面積超過4290萬畝。

  曹高飛説,5月中旬組織的35個小麥苗情監測縣(市、區)的181個監測點預測産結果顯示,今年小麥産量構成三因素與上年比,畝穗數略減、穗粒數增加、千粒重持平略增,預計畝産持平略增,豐收形勢喜人。

  如何確保顆粒歸倉?

  ——科學調度加快搶收,機收減損常抓不懈

  5月31日下午,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緊急通知,要求迅速組織機具投入搶收,並全面啟用1.74萬臺烘幹機,減少産後損失,確保夏糧顆粒歸倉。截至6月1日,全省已收小麥面積917萬畝,進度為21.4%。

  麥收最怕遇到“爛場雨”。5月底,我省出現大范圍強降雨,對麥收産生不利影響。如何克服不利天氣,把豐收在望變為豐收到手,令人關注。

  渦陽縣是優質小麥産區,6月1日,這裏的小麥還沒有大面積開鐮。據渦陽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程效飛介紹,前幾天降雨影響不大,僅有極少數倒伏小麥出現零星穗發芽現象。“預計本縣6月3日後開始集中收割,已經做好詳細周密的搶收安排,確保顆粒歸倉。”程效飛説。

  “根據天氣預報,5月26日到27日早晨我們趕在雨前搶收,最終搶收了近1500畝。現在這兩天天氣晴好,我們繼續通宵搶收,投入大小機器400多臺,爭取早日把小麥入庫。”阜南縣雨露農業科技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侯家生告訴記者。

  阜南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機發展中心主任朱軍向記者介紹,該縣已出臺應對連續陰雨天氣加快小麥收割應急預案,組建搶收服務隊76支,農機維修服務隊28支。截至5月31日,全縣已投入聯合收割機1703臺,搶收小麥33.41萬畝,佔應收面積26%,預計6月4日前可收割完畢。

  今年“三夏”期間,全省計劃投入聯合收割機20萬臺左右,機收率穩定在98.5%以上,力爭用10天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小麥搶收任務。利用皖南、皖北小麥成熟時間差,各地強化機具調度,組織好“北機南下、南機北援”行動,確保機械“調得出、回得來”。

  “針對降雨影響,一是要科學調度、加快搶收。二是加強搶烘、減少損失。”省農業農村廳農機管理處處長陳發明表示,我省已要求各地農機部門根據小麥成熟度和收獲進度,提前安排,抓住降水間歇期集中突擊收割。充分調動各類擁有烘幹設備的企業和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性,幫助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群眾減少産後環節糧食損失。

  “大賽現在開始!”6月1日上午,安徽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在阜南縣阜蒙農場舉行。伴隨著隆隆聲響,10臺小麥收割機開足馬力,在麥浪中馳騁。經過激烈比拼,農機手王廣憑借0.33%的損失率摘得冠軍。“阜南小麥126.7萬畝,小麥機收損失率下降1個百分點,就可以‘增收’1260萬斤左右。”朱軍説。

  減損就是增收。近幾年我省強調提升收獲作業品質,效果突出。2022年全省小麥機收損失率均低于2%,農業農村部調研組多地隨機檢測損失率均在1.5%以下。今年,我省機收減損工作將常抓不懈,通過舉辦機收減損比武、現場會、培訓班等方式,引導農戶和機手選擇適宜機具、收割時間、留茬高度和收割速度,落實機械作業操作規程和農藝措施要求,推動機收作業精細高效、提質減損。

  夏糧效益好不好?

  ——發展優質專用糧提效益,做好夏糧收購準備

  從增産看增收,夏糧效益如何?

  在劉正宏看來,效益不僅跟産量相關,跟品種和品質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今年用的小麥品種好,精細化管理程度高,産出的小麥還可以當種子繁育,並且是軟質小麥,品質較高,所以價格相對貴一些。”劉正宏説,從種植情況看,抗赤霉病效果好,生産出來的麵粉品質也好。

  “預計每畝地小麥收入在1600元左右,化肥、農藥等每畝投入在600元左右,加上地租等支出,每畝地成本約1000元,小麥每畝大約能掙600元。”劉正宏給記者算了筆賬。

  讓種糧農民有錢賺,才能調動農民積極性,才能穩産高産,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為提高小麥種植效益,發展優質專用糧加整合推廣科學種植模式,已經成為主産區普遍的做法。

  以渦陽縣為例,今年優質專用小麥達172萬畝,通過訂單模式,確保加工企業高于市場價回收商品麥。成立全省首個小麥産業鏈聯合體——渦陽縣小麥産業鏈聯合體,探索小麥全産業鏈運營新模式,推廣全程托管服務,為農戶開展“供、耕、種、管、收、儲、加工”的産前、産中、産後一係列社會化服務。

  阜陽市潁州區今年發展優質專用品牌小麥34.18萬畝,實現了全覆蓋。“重點推廣5個小麥優質品種,組織5家企業與種植主體簽訂回收合同,實行統一供種和優質優價收購,承諾收購價格每公斤高于市場價0.2元左右。” 潁州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馬斐對記者説。

  今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面積達3452.2萬畝,佔比超過80%。

  價格直接關係效益。據已收獲的南方麥區反映,今年小麥普遍增産,但價格較上年有所降低。預計皖北主産區小麥上市後,價格還會波動。做好夏糧收購,事關農民切身利益。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預測,今年全省夏糧收購量約231億斤,同比增加1.2億斤。從5月29日起,我省已啟動省級儲備小麥輪入和增儲收購,同時加強省市縣政府儲備小麥收購三級聯動,積極發揮政府儲備價格市場引導作用。

  “省裏關于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工作準備的通知已經下發,指導市縣申報小麥最低收購價收儲庫點,隨時做好托市收購準備,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線。”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準備糧食收購倉容超361億斤,農發行安徽省分行已準備夏收資金200億元,夏糧收購倉容、資金充足。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