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專家到田間,把“麥”促豐産-新華網
2023 05/17 15:38:38
來源:科技日報

安徽:專家到田間,把“麥”促豐産

字體:

  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十河鎮位李村,農民給麥田施肥。新華社發(劉勤利攝)
  14.8萬畝

  今年,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韋集鎮為切實做好小麥“一噴三防”工作,落實植保無人機45臺,抓住小麥用藥的窗口期,採取中午加班、晚上延時的方法對全鎮14個村14.8萬畝小麥實行全覆蓋統防統治。

  當下正值小麥抽穗揚花期,也是赤霉病、蚜蟲等病蟲害高發期。安徽省迅速派出了科技特派團全方位服務,手把手、面對面向農戶講解小麥春季田管的新技術、新方法,全力做好小麥赤霉病防治,確保夏糧豐産。

  把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

  4月22日一大早,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小麥産業科技特派團團長劉萬程帶領安徽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長杜世州,研究員曹承富、喬玉強等一行7人,趕赴泗縣丁湖鎮吳圩村,組織周邊種糧大戶和群眾參加小麥綠色生産技術培訓暨現場觀摩會。

  “由于長期淺旋耕和作物秸稈直接還田,使用傳統的小麥播種機耕地整地會導致播種品質下降,小麥産量不高。從2022年開始,在科技特派團專家的指導下,我把老式小麥播種機更換成新型‘拱地龍’精量旋耕施肥播種復式一體機,播種品質大大提升,今年小麥有望增産。”在現場觀摩會上,泗縣種植大戶韓大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韓大朋口中的“拱地龍”,來自以生産小麥復式播種機械為主業的泗縣農豐農業機械有限公司。

  為了解決小麥生産中普遍存在的播後鎮壓不實、缺苗斷壟、穗數不足等問題,安徽省農科院小麥栽培團隊主動與該公司對接,經過5年多的合作研發,發明瞭這款名為“拱地龍”的精量旋耕施肥播種復式一體機。“拱地龍”能一次完成施肥、旋耕、播種、第一次鎮壓、覆土和第二次鎮壓等六道作業,避免讓機械反覆下地作業,僅在整地播種環節就可將生産成本降低25元左右,有效解決耕整地、播種品質不高導致缺苗斷壟的問題,適用于安徽省各大小麥産區。

  “去年小麥秋種前,我們科技特派團在泗縣以‘拱地龍’作為小麥高品質耕播技術的載體和提高播種品質的重要抓手,不僅在全縣示范推廣,還在安徽沿淮淮北、江淮之間及沿江三大麥區推廣應用,累計推廣應用1500萬畝,增産增收、節本增效成效顯著,為各地小麥播種品質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劉萬程告訴記者,泗縣小麥科技特派團已經先後9次深入大莊鎮、丁湖鎮、大楊鎮、屏山鎮等地,現場開展小麥豐産優質高效栽培、高效施肥與測土配方、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

  培訓現場,喬玉強介紹的“小麥豐産增效綠色生産技術”吸引了大批農戶。他從小麥品種選用、土壤培肥、種子處理、秸稈還田、高品質播種、高效施肥及科學用藥技術等方面,向農戶們講解了如何更好地進行小麥綠色生産。

  “小麥播種量大、過量施用化肥會有很大的弊端,我向大家推薦綠色有效的應對方法,包括適宜播種量、化肥用量以及部分病蟲害防治藥劑用量。”農戶們紛紛提出日常生産中遇見的問題,喬玉強則耐心地答疑解惑。

  直升機、無人機齊上陣

  4月19日,安徽省宿州市蕭縣丁裏鎮科技特派員服務隊在勝利社區浮水自然村召開小麥赤霉病防控現場會,合作社負責人、部分農戶及種糧大戶都前來參加。

  防控會現場,在技術人員的熟練操作下,8架植保無人機相繼起飛,不時變換速度和方向,向田間均勻噴灑農藥,短短十幾分鐘就完成了區域麥田的農藥噴灑任務。

  “我種了500畝小麥,今天鎮科技特派員到田間地頭指導我們怎麼用藥、怎麼用好藥、什麼時間打藥以及藥量藥劑的配比,幫助我們防控好赤霉病,我們要謹記專家們的意見,抓緊時間做好小麥赤霉病的防控工作,為今年的小麥穩産增産夯實基礎。”宿州市蕭縣丁裏鎮張山頭村種糧大戶周建華説。

  最近幾天,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婁莊鎮沱北、長集、楊馬、司房、吳塘、雙任等村農田上空,到處可見無人機實施飛防作業。

  “科技特派員實施技術包保,深入田間地頭普及安全用藥常識,全程指導小麥赤霉病防治工作。農戶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採取‘見花打藥、兩次用藥’措施,進行大面積專業化綜合防治,全力提高赤霉病防治效果,形成統防統治、聯防聯治、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確保小麥增産增收。”安徽省宿州市科技局農社科科長周軍洋説。

  “在前期政策宣傳、技術培訓及合理分配防治藥物的基礎上,結合氣象部門預警提示,宿州市靈璧縣婁莊鎮各村搶抓防治有利時機,出動有人直升機1架、無人直升機12架,組織服務隊35支。”周軍洋告訴記者,飛防與群眾自防相結合,目前,婁莊鎮小麥赤霉病防治總面積達7.5萬畝。

  “大家看,現在是小麥抽穗揚花初期,我們選用一些優質藥劑來防控小麥赤霉病。天氣預報顯示,近期有小雨,我們得趕緊噴灑,再過五六天,等天氣晴好再噴第二次藥,這樣效果會非常好。”靈璧縣韋集鎮農村經濟技術工作站站長、科技特派員張傑在地頭認真指導農戶防治小麥赤霉病。

  “今年,韋集鎮為切實做好小麥‘一噴三防’工作,落實植保無人機45臺,抓住小麥用藥的窗口期,採取中午加班、晚上延時的方法對全鎮14個村14.8萬畝小麥實行全覆蓋統防統治。”張傑告訴記者。

  打好赤霉病“防控戰”

  服務于宿州市埇橋區永安鎮雙興村的市級科技特派員朱德慧,老早就把“小麥赤霉病防治專報”發到村科技特派員工作群裏,指導村民開展小麥“一噴三防”工作。

  “隨著氣溫升高,小麥已經進入了返青期,這是小麥生長的重要階段。為了保障小麥的正常生長,我們科技特派員就要經常到田間地頭,與農戶面對面交流,指導農戶進行田間管理、施肥、噴藥等工作。”朱德慧説。

  “赤霉病是小麥生産中的主要病害,該病害具有可防難治的特點,一旦錯過防治窗口期,侵染危害會造成小麥産量下降、品質降低和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標,直接影響小麥銷售和種植效益。”埇橋區科技特派員翟正美告訴記者。

  “我們堅持‘預防為主,主動出擊’的策略,從宣傳、指導、監管等環節著力,力爭把病蟲害扼殺在源頭,把損失降到最低。” 周軍洋表示。

  今年,宿州市埇橋區共選派科技特派員311名,實現科技特派員服務行政村全覆蓋,並要求小麥種植戶認真落實“一控兩保”(控流行、保産量、保品質)的防治措施,堅持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技術協同管理,重點做好小麥抽穗揚花期化學藥劑防治,積極做好“一噴三防”工作,牢牢抓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目前,宿州市埇橋區各鄉鎮正在嚴格落實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實行網格化管理,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實現所有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均有一名農技人員開展“一對一”指導服務。對于外出務工戶、困難戶、缺乏勞力的農戶,組織社會化服務隊幫助防治,做到不丟一戶、不落一田。(本報記者 吳長鋒)

【糾錯】 【責任編輯:李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