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信仰前赴後繼,為理想變現實何惜捐軀……”5月14日晚,廣州市蓓蕾劇院,當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青年演員袁媛用黃梅戲的婉轉神韻唱出革命者的鏗鏘誓言,偌大的劇院裏頓時響起雷鳴般的叫好和掌聲。
黃梅花開,香動灣區。當晚,袁媛攜黃梅戲《共産黨宣言》參加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現場競演,憑藉精湛的表演和出色的唱功,展現黃梅戲守正創新的藝術魅力和新時代安徽戲曲人才的風采實力。
黃梅戲《共産黨宣言》劇照。(資料圖片)
這是一部在廣州演、演廣州事的黃梅戲——
1927年廣州起義失敗後,共産黨員“林雨霏”被捕入獄,面對百般利誘和死亡威脅,特別是面對因不明真相而關押審訊自己的親生兒子,她以對革命信仰的忠貞不渝和捨生忘死的精神氣節,播撒革命火種,教育年輕一代,實現紅色基因傳承,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偉大的《共産黨宣言》。
作為安徽省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新創優秀劇目之一,黃梅戲《共産黨宣言》根據同名話劇改編,先後登上合肥、上海、深圳、武漢等地舞&,曾獲得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
黃梅戲《共産黨宣言》劇照。(資料圖片)
優秀的劇目總是期待優秀的演員。
6歲開始接觸黃梅戲,13歲考入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班,17歲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安徽省黃梅戲劇院,20多年來,袁媛打下了紮實的表演功底;從《天仙配》的“七仙女”、《女駙馬》的“馮素珍”到《孔雀西北飛》的“劉金芝”、《遍地月光》的“多多”,近年來,袁媛扛起一系列傳統和新創劇目的主演重任,積累了豐富的舞&實踐。“&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我苦過、累過、掙扎過,但依然堅定自己的選擇。我熱愛黃梅戲,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黃梅戲演員。”袁媛誠懇地説。
“林雨霏”這個角色註定要落在袁媛的身上。此前,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打造《江姐》《青春作伴》兩部紅色題材黃梅戲,袁媛均在其中“挑大梁”。導演童薇薇接到劇本,看到袁媛的第一眼,就對這部戲充滿了信心。“袁媛的氣質和唱功,非常契合《共産黨宣言》中青春知性、堅貞不屈的共産黨員形象。”童薇薇説。
在排演的過程中,袁媛非常刻苦,長時間的跪戲導致膝蓋青紫,常常半天都站不起來。自2021年3月首演以來,《共産黨宣言》在全國多地巡演37場次,收穫觀眾好評無數。袁媛認為:“相比傳統戲的柔美,現代戲更鏗鏘有力,需要演員結合黃梅戲的表演特色,在柔美中體現英雄人物的剛毅。對於我來説,飾演‘林雨霏’是一次全新的創作過程。”
黃梅戲《共産黨宣言》劇照。(資料圖片)
衝刺“梅花獎”,袁媛不負眾望。家中的溫馨、獄中的殘酷,在兩個場景的切換中,袁媛用藝術的肢體語言,詮釋作為普通女性的柔美身姿和作為革命者的錚錚鐵骨;對親人的溫情,對敵人的憤怒,在兩種關係的處理中,袁媛用精準的唱腔把控,表現作為母親的殷切希冀和作為鬥士的勇敢無畏。剛與柔、力與美、動與靜,在袁媛塑造的“林雨霏”身上得到完美的統一。
著名文藝評論家汪守德“點讚”道:“袁媛以其唱作俱佳、聲情並茂、獨具魅力的出色表演,在劇中實現了對‘林雨霏’這一人物的準確把握和完美塑造,把偉大革命者與偉大母親的雙重形象,生動而感人地融匯在一起,使劇作顯示出了巨大的思想感召力和藝術感染力。”
一聲聲叫好,毫無疑義地證明,《共産黨宣言》在廣州取得了成功的演出;一波波掌聲,真實真切地表明,袁媛的表演得到了大灣區戲迷的認可。
黃梅戲《共産黨宣言》演出謝幕。張理想 攝
廣州,可謂安徽戲劇人的“福地”。此前,廣州曾3次舉辦“梅花獎”終評活動,安徽3位戲曲演員在羊城喜摘“梅花”:2015年,韓再芬、何雲在第27屆“梅花獎”競演中脫穎而出;2017年,汪育殊在第28屆“梅花獎”競演中獨佔鰲頭。
“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走上現場競演的舞&,是每個戲劇人的夢想。“守正創新,是文藝工作者保持初心、傳承文化的根本遵循。我會繼續為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作出更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把最好的狀態留給舞&,把最精彩的一面留給觀眾、留給我最熱愛的黃梅戲事業。”憧憬未來,袁媛目光堅定。(記者 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