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文明辦獲悉,經專家委員會評選,2023年2月份“月評十佳”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揭曉。其中,個人典型3個、組織典型3個、項目典型2個、社區典型2個。
個人典型:阜陽市陽光愛心公益協會會長謝尚斌心繫公益25載,組織參與擁軍優屬、抗洪搶險、無償獻血等志願服務活動2800多場次,服務群眾20000余人次;滁州市來安縣志願者王祖道堅守基層文化陣地38載,深挖地方紅色資源,創編文藝作品200余部,開展義務講解紅色故事、理論宣講等活動近萬場次,受眾20余萬人次;池州市藍天救援隊隊長李翔參與水上救援、山地搜救等應急救援活動1000多場次,帶領團隊走進校園、社區開展防溺水知識宣講、公益培訓等活動580多場次,個人服務時長6600余小時。
組織典型:東華科技藍鴿志願服務隊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和資源優勢助力鄉村振興,開展捐資助學、科普宣講、扶危濟困等志願服務活動200多場次,受益群眾近30000人次;銅陵市銅官區“紅袖標”治安巡邏護衛隊採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開展文明勸導、環境保護、疫情防控等志願服務活動2900多場次,服務時長29300余小時;安慶市岳西縣紅色文藝輕騎兵組建9支特色小分隊,走進城鄉社區開展文藝志願服務活動300多場次,服務時長26400余小時,為群眾送去文藝作品60000余件。
項目典型:六安市霍山縣“垃圾新生計劃”志願服務項目招募290余名志願者,採用“線上+線下”方式宣傳垃圾分類,帶動700余戶家庭培育文明新風,讓30多噸可回收垃圾“重獲新生”;安徽師范大學“為烈士畫像”志願服務項目探索“專業+思政”模式,借助志願者手中畫筆還原烈士形象,賡續紅色基因,累計完成烈士畫像90幅,制作微黨課、微視頻35節。
社區典型:馬鞍山市當涂縣淩雲社區整合轄區資源,組建8支志願隊伍,年均開展糾紛調解、關愛老人、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活動340多場次,服務群眾10萬余人次;黃山市屯溪區水心亭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食堂等陣地,常態化開展社區治理、愛老敬老、愛心義診等志願服務活動870多場次,受益群眾32000余人次。(記者 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