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3月24日電(周雨濛)春雨霏霏,麥苗青青。來到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安豐鎮的小麥高産創建示範片,3000畝綠油油的麥田一眼望不到邊,村民們正在操作無人機對這片良田進行施肥。
壽縣安豐鎮桓店村使用無人機施肥。
近年來,安豐鎮通過推行農業生産“大託管”,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小田並大田”面積超過2萬畝,有效解決了土地碎片化問題,實現了規模化種植、宜機化作業,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益。
不止是安豐鎮,2022年以來,淮南市“大託管”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夏種“大託管”試點覆蓋444個村、63萬畝耕地、參與服務主體712個。據統計,僅2022年夏季水稻試點就帶動了全市444個託管村集體經濟增收9015.7萬元、村均增收20.3萬元,實現農民增收1.82億元、畝均增收289.4元,服務主體增收1.6億元。
“目前全市有近200個村近60萬畝託管土地開展了撤埂並田,變大田後耕地多出2%至8%,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大託管’也遏制了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淮南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吳震宇介紹。
據了解,2022年以來,淮南市着力推進農田適機化改造和“小田並大田”,建設20萬畝優質軟麥種植基地;創新土地確權電子證照,向全市32個村、2.43萬戶發放了土地確權電子證照;帶動全市13.2萬戶農戶實現耕、種、防、收、烘、加工、銷售等全産業鏈模式;創建“準畔良品”區域公用品牌,簽約品牌達30余家。通過“大託管”,有效解決了“冬閒田”問題,切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3月23日,淮南市委書記任澤鋒在該市農業生産“大託管”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強調,深化“大託管”改革,要在“擴面”上下足功夫,加快實施整村推進,確保資金髮放到位,加強託管過程監督;在“提質”上鉚足幹勁,做大做強農管家公司,加快推進“大託管”信息化&&建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強化科技賦能,全面提升“大託管”各環節服務水平;在“增效”上做好文章,延伸産業鏈條,培育做強農産品品牌,助推鄉村振興;在“集中”上探索突破,審慎穩妥推進村莊集中建設,有序推動土地集中整理,因地制宜推動“小田變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