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遊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瞭望丨合肥市市長羅雲峰:用四鏈融合澆灌創新叢林

2023年02月20日 15:29:40 來源: 瞭望

    ◇充分發揮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把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作為深化産學研合作的重要方式,創新多種方式與全國大院大所合作,推動城市發展和高校院所相融共生

    ◇為創新降成本是關鍵問題,通過打造共性平臺降低創新成本。政府除了為科創單位提供好的環境、政策外,還提供基礎性的共性服務。比如提供統一的文獻資料、戰略咨詢、計量測量、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服務,營造更加完整的創新生態環境

    ◇要主動幫助科創企業勇闖“無人區”,陪同科學家們一起坐“冷板凳”,以期超前搶佔未來産業先機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亞彪 徐海濤 陳諾

    參會人員在 2021 量子産業大會上參觀“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模型(2021 年 9 月 18 日攝 )韓旭攝 / 本刊

    激發第一生産力,用好第一資源,培育第一動力,才能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地處中部、坐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下稱中科大)的合肥市,如何打造城校共生的創新叢林?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如何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了合肥市市長羅雲峰。

    一棒棒接力跑出新賽道

    《瞭望》:合肥匯聚了中科大、科學島以及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創新資源,這座城市也在科技創新中不斷迎來高光時刻,如何理解這兩者間的邏輯關係?

    羅雲峰:像合肥這樣的城市,自然資源稟賦不足、家底不厚,謀求城市發展只能靠科技創新。回望過去,合肥的科技創新是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的結果。歷任主政者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全市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雙輪驅動。

    從早年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落戶合肥,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首個國家實驗室入軌運作,再到深空探測實驗室挂牌運作、量子資訊未來産業科技園入列國家首批未來産業科技園建設試點、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設立等高能級創新平臺的出現,合肥的創新優勢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每一個歷史階段、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一代代人再把這些優勢在自己所處的歷史維度中放大。合肥還趕上了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契機。一座城市的發展、一個區域的發展,是在母體裏孕育出來的,離不開大環境和形勢支撐。

    《瞭望》:在這個過程中,中科大作為這座城市最早的創新共同體夥伴,又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羅雲峰:在這個創新叢林中,中科大是一個關鍵存在。中科大可以帶動中國科學院的資源。隨著中科大遷至合肥,其背後的資源也不斷落戶合肥。我們建成的第一個創新平臺,就是十年前的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目的就是搭設平臺,把中科大的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術與産業對接,並吸引更多人才和資金。此後,類似于這樣城校合作搭起的成果轉化平臺越來越多,比如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安徽大學綠色産業創新研究院等。

    50多年前,合肥結緣中科大,打造了城校共生的典范,也形成了合肥與高校院所合作的歷史傳承。這些年,我們充分發揮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把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作為深化産學研合作的重要方式,創新多種方式與全國大院大所合作,推動城市發展和高校院所相融共生。我們在全國范圍尋找合作夥伴,時至今日,僅落戶于科大硅谷的高校院所就有30多家。

    《瞭望》:開放創新是否為合肥吸引了更多人才?

    羅雲峰:我們廣泛吸納全國全球優質創新要素,構建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重點實驗室—省市創新平臺體係,匯聚了一批領軍型科學家和頂尖創新團隊。近兩年中科大碩士畢業生、博士留在合肥工作的比例分別為43.5%、44%,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畢業生留合肥的比例也很高。我們還面向全球引才。中科大有一個平臺叫“墨子論壇”,面向全球招人,近三年每年招來的境外高層次人才都在增加。我們通過中科大、中科院的海內外校友會,不斷連結全球高端人才資源,科大硅谷的目標是5年集聚10萬高端人才。

    讓技術可達與市場需要高效銜接

    《瞭望》:基礎研究距離市場很遠,很難在短期內産生收益。而合肥卻把這個距離縮短了,越來越多的前沿科技“沿途下蛋”,這是怎麼實現的?

    羅雲峰:科技創新的規律正發生變化。由于社會分工細化和市場導向的作用,一些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過程中,會引出一連串的新技術並産生效益。合肥較好地順應了這種變化。一方面中科大等高校不斷搭梯子、建平臺、找市場,讓創新成果和創新團隊走出實驗室;另一方面,我們反向引導産業鏈和應用端去找創新鏈,聚焦地方産業發展痛點難點和市場需要,定向招募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方向明確的新型研發機構,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讓科研活動與城市發展相向而行。最後,政府搭建資金鏈,通過政策引導提供光照與適宜的溫度、濕度,為之澆水、施肥,讓“科技之花”在這片城校共生的土壤結出“産業之果”。

    比如,在平臺建設上,我們立足公共安全與清華大學合作共建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打造為城市橋梁、地下管線等領域“排雷”的城市生命線工程;立足高端裝備制造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共建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等。我們還通過邀請企業家擔任創新導師、派遣科技工作者赴企業擔任科技顧問等方式,建立良性雙向交流迴圈,共同打造創新聯合體。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以市院合作共建、股份公司運營模式,累計孵化培育企業300多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現在,這種“雙向奔赴”已成為一種機制。

    《瞭望》:可否這樣理解,合肥市做的工作就是讓創新找到産業,讓産業找到創新?

    羅雲峰: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一批把科技成果和市場轉化串聯起來的特殊人才,這批人可以稱作科技經紀人。過去,絕大多數做前沿技術研發的人不了解市場、不懂經營,而懂市場、懂經營的人,又不了解科技成果,造成科技鏈和産業鏈無法銜接,制約了科技成果轉化。

    202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中科大、合肥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中科大科技商學院,意在破解這個難題。學院突破傳統教學組織形態和專業學科局限,科學精準設計具有極強實戰導向的新型教育培養模式、跨界融合的新型課程體係,探索科技産業人才培育新路徑,努力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探索培養懂科技、懂産業、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復合型科技産業組織人才。學院的首批學員主要來自高科技創業團隊、科技型企業負責人、技術經理人、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服務組織管理人員、投資基金經理等,基本上來自科技鏈與産業鏈兩端,有助于進一步拉近兩端距離。

    以場景應用引爆新産業、新業態、新賽道

    《瞭望》:2022年合肥成立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這是出于什麼考慮?

    羅雲峰:這是我們全域化推進場景應用的一項舉措,是場景驅動創新的重要探索。很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最受困擾的,就是缺乏試驗場、首用地。我們要為成果轉化尋找應用場景,在城市全面開放企業生産、政府應用、城市建管三類場景,每年新增應用場景上百個,每一個場景都帶動十幾家甚至幾十家大型企業。2022年11月,作為科大硅谷重要標誌性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的首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在合肥成立,目的就是有效匯聚各類要素資源,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展,加速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先進技術在相關領域直接應用,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通過場景驅動,讓基礎創新到最終應用的距離最大限度縮短,最終以場景應用引爆一係列新産業、新業態、新賽道。

    《瞭望》:為什麼合肥科創單位或企業大都設立在湖畔?

    羅雲峰:我們想把最好的資源留給科技創新。在城市規劃中,最好的區域留給科研單位或創新企業。蜀西湖畔的雲飛路上,幾十家量子科技企業在這裏落戶,雲飛路也被稱為量子大道,雲飛路再往西是中安創谷。翡翠湖畔坐落著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南艷湖畔分布著清華啟迪科技城、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單位。少荃湖邊,我們規劃有京東方和維信諾等高新技術企業。在柏堰湖、紫雲湖畔,生物醫藥産業園區正在建設發展,這裏是合肥的新賽道。在寶教寺湖、焦湖畔,也規劃了高科技企業研發基地。

    《瞭望》:創新需要成本,除了通過縮短基礎創新和市場應用的距離降低創新時間成本,還探索了哪些降成本辦法?

    羅雲峰:為創新降成本是關鍵問題,我們通過打造共性平臺降低創新成本。政府除了為科創單位提供好的環境、政策外,還提供基礎性的共性服務。比如提供統一的文獻資料、戰略咨詢、計量測量、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服務,營造更加完整的創新生態環境。各科創單位不必再為此花費成本。招商引資時關注對方能給本地其他科創企業提供什麼樣的共性服務。比如,我們在工信部支援下建設的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看重的就是該中心能給科技企業賦能,讓它們對全市的高耗能企業做診斷,優化工業體係。

    《瞭望》:你是如何看待體係創新、融合創新、協同創新等概念的?

    羅雲峰:如果創新單元和創新要素的布局只是在物理上、數量上的無機疊加,那就談不上體係創新,真正的體係創新是有機嵌入且能産生化學反應的。合肥的創新叢林就是一個共同體,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在此交匯,融合性、穩定性、持久性更強。

    當然,我們的探索是建立在科學的判斷上,需要擔當。花費高成本推動科研機構、科創企業落戶合肥,的確存在風險,有的周期長、短期難以看到經濟效益,但要主動幫助它們勇闖“無人區”,陪同科學家們一起坐“冷板凳”,以期超前搶佔未來産業先機。同時,要清楚可能的風險存在范圍、會産生的表現,與科創單位一起用合夥人的心態去克服,這是對政府擔當作為的考驗。如果沒有作為,可能的風險也許就真的變成風險了,但如果化解了,留下來的就是機會。

[責任編輯: 吳萬蓉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5112938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