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遊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瞭望丨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品質

2022年05月21日 15:43:56 來源: 《瞭望》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姜剛 水金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戶籍制度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21年的46.7%,戶口遷移政策普遍放開放寬,中西部地區除省會(首府)外,基本實現了城鎮落戶零門檻

    ◇為了高品質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十四五”期間,我們仍要著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期,一些地區陸續下達2022年度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重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北京、黑龍江等地銀保監部門發文,要求提升農民工等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加強對吸納新市民較多區域和行業的金融支援。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城鎮化率提升背後,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品質的提升。從“進得來”到“留得住”,從“打工人”到“新市民”,從“單打獨鬥”到“舉家遷移”,新型城鎮化不斷呈現新氣象。

    工作是否穩定、勞動權益是否有保障、有沒有地方住、子女教育有沒有著落、看病能否報銷……近年來,各地紛紛出臺措施處理好這些關切,這是新市民安居樂業的客觀需要,也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內在要求。

    1.3億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5月10日上午,《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政務服務中心,在一樓公安綜合窗口前看到,不少居民正在咨詢、辦理戶籍遷移等戶政相關業務。

    “本省農村戶籍人口辦理城市落戶只要十分鐘,這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廬陽分局戶籍民警楊燕介紹,“僅2021年以來,廬陽區就新增落戶近7200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轉移人口辦理城市落戶的進度明顯加快。從事戶政工作10年的楊燕告訴記者,前些年,“村裏人”想在城裏落戶需要在遷出地、遷入地之間奔波數趟,如今長三角范圍內人員落戶合肥可以“一站式”辦理。

    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吸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安徽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一項做法。記者從安徽省公安廳了解到,近年來,安徽省不斷調整完善戶口遷移政策,進一步規范集體戶管理,全力破除遷移戶口的“暗門檻”“玻璃門”,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目前,除合肥按大城市標準實行就業滿兩年、購買社保滿一年的落戶政策,其余15個市基本實現入戶“零門檻”。

    2015年至2020年,安徽省每年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人數都在100萬人以上,且增速呈逐年加快趨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品質是重要任務之一。”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教授説,從實際成效來看,最大的進展是緩解了農業轉移人口進城的難題,在各方加大投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等推動下,“形象地講,‘進得來’的問題基本解決了。”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寫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20—2021)》,雲南省昆明市取消城區落戶限制,實施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的制度,年度財政預算及建設用地規模向吸引人口較多的城區傾斜;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放開主城區二環以外區域落戶限制,逐步取消各種與戶籍相掛鉤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差別化政策,2010~2020年城區常住人口增加50余萬人……我國各地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

    2014年以來,全國有1.3億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黨的十八大以來,戶籍制度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21年的46.7%,戶口遷移政策普遍放開放寬,中西部地區除省會(首府)外,基本實現了城鎮落戶零門檻。

    圍繞“人的需求”做優公共服務

    位于南太湖之濱、蘇浙交界之地的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裏鎮自古就以紡織聞名。伴隨産業集聚和發展,織裏鎮城市能級不斷提升,目前城鎮人口增加到約45萬,其中有約10萬本地人口和35萬流動人口。為了讓新老居民宜居宜業,織裏鎮注重抓好城鄉統籌,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準。

    如今的織裏,多所學校先後投入使用,1萬多新居民孩子的入學問題得以解決;新啟用的吳興區人民醫院,讓新老織裏人切實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和健康保障;投資3億元建成的利濟文化公園成了當地百姓休閒的好去處……織裏鎮鎮長陳勇傑表示,該鎮著力圍繞“人的需求”做文章,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完善配套服務,建設美麗城鎮營造美好生活,讓新老居民安居樂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蔡翼飛表示,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在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各地在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同時,也快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下一步要開拓市民化思路,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完善醫療衛生服務等,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市民化的標準。

    據安徽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副處長華工廠介紹,近年來,安徽省圍繞關心關切,辦好重點實事,進一步做好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學工作,全面消除隨遷子女就學障礙,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安徽省流入地參加中考,並報考高中階段學校,平等享受高中招生政策和享有優質高中教育資源。2021年秋季學期,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32.76萬人,在公辦學校就讀的30.83萬人,佔94.1%。

    在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今年將積極擴大公辦學位資源,以流入地政府為主、公辦學校為主,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落實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優先將隨遷子女佔比較高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納入政府購買學位范圍。以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推動參保擴面;等等。

    織密“政策網”促進融入城市

    今年32歲的曾曉萍老家在福建漳平,一直以來是農村戶口,2020年底,她和丈夫在城裏買了房,半年後轉為城市戶口,現為中鐵四局集團江西九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員工。

    為了更好融入城市,曾曉萍從未停下忙碌上進的腳步。這兩年,她一直在提升自己本來的專科學歷,目前已完成專升本的學習,努力爭取晉升管理崗位。

    提升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還在于一係列政策舉措在各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20—2021)》,北京市延慶區結合世園會和冬奧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構建“政府發單、群眾點單、機構接單、企業收單”全培訓鏈,開展各類培訓約9.7萬人次,培訓後就業7000人;河北省涉縣在農民家門口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成培訓6000人次。

    “為了高品質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十四五’期間,我們仍要著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尹稚認為,特別要在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配套政策體係等方面綜合發力,加快補齊短板,“力爭在‘住得下’‘活得好’‘融得進’方面上一個大臺階。”

 

 

[責任編輯: 鐘紅霞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整合閱讀

  • 合肥:臨工子女走進動車運用所

    合肥:臨工子女走進動車運用所

  • 合肥:土壤修復讓污染地塊獲得“新生”

    合肥:土壤修復讓污染地塊獲得“新生”

  • 農業“智”造|“科技特派員”來了

    農業“智”造|“科技特派員”來了

  • 鄉村振興在行動|這是一群“種子”選手

    鄉村振興在行動|這是一群“種子”選手

  • 起舞追夢,輪椅上她的人生綻放精彩

    起舞追夢,輪椅上她的人生綻放精彩

  • 鄉村振興在行動|一“芝”獨秀滿園春

    鄉村振興在行動|一“芝”獨秀滿園春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7112867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