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遊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典藏典故】時苗留犢

2022年05月10日 17:39:16 來源: 新華網

    發生地:壽縣

    出處:唐朝李瀚《蒙求》詩:“時苗留犢,羊續懸魚。”

    典故:時苗是東漢末年河北鉅鹿(今河北邢臺平鄉)人,據《三國志·魏書·常林傳》注,時苗一生清白,為人疾惡。建安中,入丞相府,被曹操任為壽春令。

    為官上任時,時苗套上自家餵養的黃牛,拉著大車,一步一步走到任所。一年後,母牛生一小犢。這期間,時苗把壽春治理得井井有條。然當時朝廷無能,時苗不滿曹操專權朝政,便棄官歸隱。臨行前,他把官印挂在大堂上,把小牛犢拴在縣衙門前。群吏見狀説:“六畜不識父,自當隨母。”力勸其將牛犢帶走。時苗執意不從,説這個牛犢是我家黃牛來到壽春後生下的,它是吃壽春水草長大的,理應留給壽春的父老鄉親。盡管生離死別的小牛犢肝腸寸斷、哀鳴不已,盡管百姓萬分誠懇,但都沒有使“鐵石心腸”的時苗改變主意,毅然決然地揮手遠去。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時苗為官清廉,亦把小牛飲水之池取名為“留犢池”,又在牛犢棲身地建起“留犢坊”。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知州趙宗順從民意,又在池北建祠祭祀時公,因稱時公祠或“留犢祠”,池、祠之間的街巷曰 “留犢祠巷”。時苗死後葬于太平鄉小漳河之濱,當地群眾稱其墓冢為“牛令圪塔”。

    “教民有法”“廉守自儆”“令行風靡”“不肅而治”“攀轅臥轍”“相送于道”等等,這些滿含敬意和正能量的詞匯,充分顯示出時苗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分量。事實也正是這樣,“留犢池”“留犢坊”“留犢祠”“留犢祠巷”千百年不衰,這就是最好的説明。

    時苗的清白、方正、耿直,在原則問題上毫不妥協,在東漢末年世道衰微、人心不古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彌足珍貴。“時苗留犢”的背後,顯然是有壁立千仞、凜然難犯的“清介”為根基的,否則,無源之水必難遠,無本之木必難長。時苗的清介,無異于一面人生明鏡,在它的面前,歷代官員均可以此為鑒。

    新華網安徽頻道

    淮南市委宣傳部

    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 吳萬蓉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整合閱讀

  • “雲上”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雲上”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 新華全媒+丨初夏的果實 豐收的味道

    新華全媒+丨初夏的果實 豐收的味道

  • 不一樣的勞動課!學校樓頂變身“開心農場”

    不一樣的勞動課!學校樓頂變身“開心農場”

  • 探訪模組化智能變電站生産線

    探訪模組化智能變電站生産線

  • 多措並舉為企業送上“及時雨”

    多措並舉為企業送上“及時雨”

  • 新華全媒+丨茶旅融合興山村

    新華全媒+丨茶旅融合興山村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5112863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