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遊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典藏掌故】一饋十起

2022年05月07日 15:08:13 來源: 新華網

    釋義:饋,以食物送人,這裏指吃飯。吃一頓飯要起來十次,形容事務繁忙。

    出處:《淮南子.汜論訓》:“當此之時,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以勞天下之民。”

    典故:古時候是禪讓制,就是帝王選擇賢良的人來繼承自己的位置。堯把位置禪讓給舜,舜又禪讓給大禹。大禹執掌江山後,勤于政事,給自已制造了五件樂器,用來輔助處理公務。這五件樂器是鼓、鐘、鐸、磬、鞀,聲音都很洪亮,全部懸挂在大禹的宮殿下。他對百姓説,欲拿道來指導的可以擊鼓,欲用義來教誨的可以敲鐘,欲告之以事情的可以搖鐸,欲訴之憂愁的可以擊磬,欲打官司的可以搖鞀鼓。

    就這樣,只要百姓想要找大禹説理,就會去鳴鼓,鼓咚咚咚一響,大禹就知道了。若是給大禹講大義百姓就會撞鐘,生活上遇到緊急事就會擊磬,出事了要報案就搖鞀鼓。有大事情需要告訴大禹的,就會搖鈴鐺,也就是鐸。

    大禹廣泛聽取民意,可謂是中國古代君主的楷模。他常常是整天忙得腳不粘地,剛端起碗吃飯,外面鼓響了,他趕緊放下碗出去看看。好不容易處理完,回來接著吃,那邊又有人敲磬,只好放下碗又出來。就這樣吃一頓飯要起來十多次,即所謂“一饋十起”。這一成語,頌揚了大禹勤政愛民的為政態度,今天則用來形容事務繁忙。

新華網安徽頻道

淮南市委宣傳部

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 吳萬蓉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整合閱讀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51128628787